沒想到第一次讀《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是在疫情不斷蔓延,人心惶惶的時代。因為疫情取消了度假,在網上訂了幾本書,《霍亂時期的愛情》只是其中一本,本是拿來打發時光,沒想到讀到50頁,在阿爾比諾醫生為了去抓鸚鵡摔死在家中庭院之后,這本書便徹底的俘獲了我全部的注意力。對于前50頁設下伏筆,這個緩慢的甚至可以說是極為耐心的鋪墊,就已經隱約讓我感受到了馬爾克斯講故事的耐心和決心。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種懷揣著強烈決心的忍耐和精神力一直從頭到尾貫穿在整篇小說,整個閱讀的過程像喝一杯馬爾貝克葡萄酒。醇厚濃郁,充滿了煙熏和辛香。極端又克制的情感,想象的張力帶來新奇的刺激,熟悉的默契。以至于越讀越慢。
不自覺會拿杜拉斯和昆德拉比較,但馬爾克斯的文字顯然更為極簡和精確,情感的描寫完全沒有任何粘膩,不晦澀,也沒有花言巧語,刻意宣揚,更沒有絲毫貶損,甚至他善待了時間,只是以不急不徐的語速去講一件讓大家心生虔誠的事情:永恒的愛情。
時間對于許多人來說一種消耗和磨損,但對于阿里薩來講,所有的時間都是為了成就他和費爾明娜在一起所做的鋪墊,哪怕這個鋪墊要用五十年。在五十年的光陰里他有上百個女人,卻不讓任何一人走進他的內心,他鉆營著他的事業,一步一步成為了船業巨頭,最初為的也是和費爾明娜的社會地位接近,甚至他為了等待費爾明娜丈夫的死期,阿里薩從不間斷的鍛煉身體。在她丈夫死亡的當日,他就出現在她的家,傾訴自己藏于心中幾十年的誓言。如果你把他理解為一個情圣那就太膚淺了。當一個人下定了決心去活著,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敬畏的,更不要說這個決定和愛情有關了。他像蜘蛛一樣結好了現實的網,又像一個心靈的捕手,在費爾明娜丈夫去世以后一步一步以極大的耐心和智慧,最終贏得了費爾明娜的回心轉意。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
對于阿里薩而言,愛是超越一生一世的。他和費爾明娜第一次做愛的時候已經80歲了。對于皮膚的皺紋,老年的味道和生理的衰退,所有的這些所謂現實中的不利條件相比他的決心都只是一種小兒科式的挫折。
“她一直想著他,直到天亮,終于確認了自己對他的愛,隨著茴香酒帶來的醉意散去,她獨自漂浮在緩慢的海浪中,猶豫漸漸襲上心頭,她擔心他生她的氣,不會再來了。
然而,他當天就來了……
這是她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做愛,整個過程中,她因為好奇而恍惚出神,體會著停歇了這么久之后,又在這樣一個年齡,再做這件事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但他沒有給她足夠的時間,讓她想清楚自己的身體是否也同樣愛他。一切迅速而可悲。她想:“現在可好,我們把事情搞砸了.”但她錯了,盡管他們都有些失望,盡管他為自己的笨拙而后悔,盡管她因茴香酒帶來的瘋狂而內疚,在余下的日子里,他們卻片刻也沒有再分開過,甚至連吃飯都幾乎再沒有走出過艙室。”
在文章的結尾在兩個人面臨世俗考驗的時刻,他毅然決然的命令船長
“我們走,一直走,一直走,重回黃金港。”
費爾明娜 達薩渾身一震,因為她聽出了昔日那個被神圣恩典照亮的聲音。她船長:她是他們命運的主宰者。但船長沒有看她,他被佛羅倫蒂諾 阿里薩那靈感的巨大力量震懾住了……原來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沒有止境的。
“見鬼,那您認為我們這樣來來回回究竟要走到什么時候?”
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以來的日日夜夜,佛羅倫蒂諾 阿里薩一直都準備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說。”
于是,愛就像是這艘插著霍亂旗幟的游船,不停歇的在海上航行著。這是我能讀到的最好的結尾,這并不是一種避世的浪漫,而是一種黃金般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