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白百合出軌的事件又被爆出來了,明星出軌對又加一分。大眾對于明星出軌早已見怪不怪了。
我無意為出軌的人開脫,但也不得不承認,出軌是人性中無法回避的一部分。
對出軌者進行聲討和謾罵,這很正確,也很無用。或許有些人經歷過出軌或者見過別人的故事,義憤填膺,正好看到明星出軌,躲在道德的外衣里泄憤。還有些人為出軌開脫和辯護:“男人出軌也是情有可原的......”
當我們在談論出軌時,很少有人把它當作人性和生活運轉中的一個常規故障加以解析。更多人只是拿著出軌的結果,或鞭笞,或開脫。而這恰好是極度偷懶的做法。
2? ? ?
出軌是什么,它為何發生?
對一些人,出軌是自發的尋求。這當然是極度過分的事,但你無法把主動出軌的人押上道德的審判席。在行為發生之前,他早已做好準備。
而對另一些人,出軌是高壓之下某種被動的逃避方式。
當愛情成為習慣,婚姻進入日常,牽手就像就像“左手握右手”,身上哪里有顆痣你都一清二楚,再加上許多人本身就不太注重婚姻的浪漫。
就在這種一復一日的折磨中時間久了愛情就變成了親情。一些不甘寂寞的人,思慮不甚穩定的人,會因為一時的情緒沖動或感性吸引,走向出軌的方向。
對這一類人來說,出軌是一個男人管不住內心的男孩,一個女人守不住內心的少女。這是難堪的錯誤,但除了當事人,誰也無法遏制。
說嚴重一點,出軌就像是人性龐雜機器運轉中的一個常規可能,有一些故障會導向它。發現出軌之后大發雷霆或者灰心致死,某種程度上,是一開始對人性就沒有萬全的準備。
千萬不要高估人這種動物。誰的人性都不高級,你也如此,我也如此。
03 ? ??為什么許多出軌的終局,不都是魚死網破,甚至會破鏡重圓?
按道理說,出軌是感情中最不可原諒的事,頭上被綠也被看做一個人的恥辱。那為什么旁人義憤填膺的事情,當事人卻可以若無其事地原諒,還說什么風雨同舟,這里面有什么門道?
對大多數人而言,出軌與其說是道德問題,不如說是成本問題。當吃瓜群眾追著馬伊琍謝杏芳叫嚷“你為什么要原諒渣男”的時候,可能壓根沒有想過,他們索要的是嘴炮一時爽,別人決斷的卻是漫長的人生。
多少人選擇婚姻是出于愛情,又有多少是謀求穩定。在很多人,尤其女性看來,丈夫的身體和感情出軌當然令人痛苦,但和她在婚姻里投入的情感付出、物質經營、關系維護比起來,也許不值一提。可能情感的裂痕終身會存在,但要就此放棄半生,卻更下不了手。
但這的確是很多被出軌者面臨的真實難題。道德對婚姻是一種核威懾。看似威力巨大,但誰都知道,它并不起實質作用。最關鍵的,還是利益的捆綁和成本的考量。這很不純愛,很不中聽,可惜真相如此。
許多名人在外面夜夜笙歌,卻還是不敢跟原配離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離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任何感情的本質都是利益交換,這個利益不一定是金錢,地位這些顯性因素,還有潛力,容貌,內涵,體貼這些內在價值。那些看似不搭配的夫妻能夠走很遠,背后一定是有許多因素所左右。
為什么那么多出軌者都能有恃無恐,因為他們算準了對方要依靠自己,于是只能對出軌一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經濟學上講,人都是為自己考慮的。你無法理解當事人原諒出軌的行為,也是別人經過精密計算的結果。
04 ? 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
首先一定是進入婚姻的人對人性有充足的認識,不著急失望,也不過度樂觀。
傅踢踢寫過:“成熟的愛情考驗的是一個人怎樣去尋覓一個合適的人,在彼此的磨合之中找到通向自由的道路。至于婚姻,則是檢驗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究竟能在多深刻的層面上建立連接。”
你要相信你選擇的那個人,但也要減少會對彼此人性產生考驗的契機。
人性本就是脆弱和經不起考驗的,你一定要把對方置于一種絕境中去,然后用檢驗得來的結果說別人不夠愛你。
這就好比給你一百萬,讓你離開你現在的伴侶,你會同意嗎?
一百萬不干,那一千萬,一個億呢?
當你誘惑足夠大,或者足夠打動人,沒有什么不能被改變。
其次是保證始終的獨立自知。不對婚姻有所保留,但也不過度燃燒自己,不為了誰犧牲自己,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彼此體諒。不定期問問自己,愛情和婚姻還是起初的樣子嗎?如果遇到問題,我是否有解決的能力?比起“什么?出軌?怎么可能?”的盲目樂觀,或者“天哪我這么弱勢會不會一切都是他說了算?”的誠惶誠恐,這些乍看無情的自問,要來得更扎實安穩。
出軌雖然不光彩,但確確實實是人性無法回避的一部分。只要人性一天存在,出軌就永遠不可避免。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還會有。
對待出軌,我始終保持對待生活的態度,做最美好的期待,但對最壞的可能,也時刻最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