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懷

? ?又到一年清明時。看,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傾巢而出;望,萬山遍野,香燭點點,煙霧縷縷;聽,祠堂墓地,鞭炮

不絕,人聲不斷……

清明時節踏青祭祖,既是國民的一種良好習俗,又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但時下清明,在這些祭拜先人的人流中,又有幾人是真真正正出于對先人感恩盡孝的呢?耳聞目睹,有太多的人都是奢望自己或親人,一跪拜,就能考試高中,金榜題名;一磕頭,就能事業有成,財色兼得;一鞠躬,就能飛黃騰達,呼風喚雨;一燒紙,就能名利雙收,福壽皆有;一炷香,就能趨利避害,逢兇化吉。這簡直就是把自己的先人,或當成保險公司的經理;或當成銀行的提款機;或當成無所不能的神靈。我真為這些人的先人們感到悲哀和難過,生前勞作了一輩子,入土了還要為后輩生者操勞,無法安息。更甚的是,有的人為了給自己的先人爭奪所謂的“風水寶地”,生人與生人之間大動干戈。如果泉下有知,這些人的先人們會有何觀感呢?

這,還可以讓我們進一步聯想到一些熱衷于燒香拜佛,卻又缺乏真信仰的人。周國平說:“如今,天下寺廟,處處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聽見那些燒香拜佛的人許的愿,就會知道,他們幾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體的利益,沒有幾人是真有信仰的。”所以,每每看到這些人在寺廟爭先恐后地上頭炷香的場景,我能找到最恰當去形容他們的詞語就是“爭名奪利”。賈平凹在《殘佛》一文中寫道:“許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涇佛,瞧著皆說古,一定有靈驗,便紛紛焚香磕頭,祈禱涇佛保佑他發財,賜他以高官,賜他以兒孫,他們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禱什么,甚至那個姓王的鄰居在打麻將前也來祈禱自己的手氣。我終于明白,涇佛之所以沒有了頭沒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誠的蕓蕓眾生乞了去的,蕓蕓眾生的最虔誠其實是最自私。佛難道不明白這些人的自私嗎?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這么對待著人的自私,他只能犧牲自己而面對著自私的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啊。”我想,面對著這些自私、貪婪且無知的人,佛也只能感到很無奈。因為佛并不是權貴、大款,也不是侍應生。燒香拜佛不可能索取到高官厚祿、金銀珠寶、豪宅名車等東西,只可以讓我們的心靈有所皈依,精神帶來慰藉,靈魂得到安頓,過上一種有信仰的生活。

《心地觀經》曰:“以清凈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清明,清明,顧名思義,有心的清凈才有心的明亮,明心才可見性,才會棄惡從善,也才能營造一個清明的世界。相反,不清就不明,內心有太多的雜念污穢,就會棄善從惡,也就只能活在一個污濁的世界里,無法救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綿綿的雨絲,微微的細風,鳥語和花香,春天依舊美麗。河邊垂柳披青衫,草兒花兒從噩夢中驚醒,溪水潺潺化開冰封,鴨子知道...
    怡紅瀟湘閱讀 604評論 0 0
  • 清明又一年 游子歸鄉間 荒冢迎兒嗣 孤墳焚紙錢 人生百歲逝 家業萬年延 祭拜宗親后 陰陽各自眠 現代人寫格...
    冬哥的歌閱讀 309評論 0 3
  • 楊陵憑吊 位于小商河畔的楊陵,是抗金英雄楊再興將軍的陵寢,出于敬仰,我們小商橋本地人都稱楊再興將軍為“楊爺”,稱他...
    5780933168ec閱讀 922評論 0 1
  • WHO did WHAT ? growingio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就是讓你知道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關鍵詞就兩個:WH...
    NoteCode閱讀 1,279評論 1 1
  • 湖畔婀娜的倩影 被彌散不去的云霧所囚禁 受盡寒風鞭撻 我能想到的她 像是在深淵彈奏圓舞曲的歌者 曾經也向天空祈求遠...
    Carpe_diem__閱讀 32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