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功虧一簣,壯士一去不復返。
秦滅六國,靠得不是運氣,而是實力。
自商鞅變法始,弱秦走上富強之路,歷經百余年,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才大出于天下,民富國強,秦軍號稱虎狼之師,令中原六國聞風喪膽。
滅韓滅趙后,秦軍鐵騎馳向老舊諸侯燕國。燕國朝堂驚慌失措,一時沒了主意。
太子丹獻出一策,欲選士俠赴秦,刺殺嬴政。此舉實屬無奈,面對強秦,燕國疲弱不堪,無兵無將,拿什么來御敵?
太子丹的想法很簡單,刺殺嬴政,令秦國內亂,秦軍自然無力攻燕,便大功告成。強國之道無奇術,荒誕之謀不濟邦,這個幼稚的想法加速了燕國的滅亡。
殊不知,秦國的強大,并非一代君主的功勞,縱然刺殺嬴政成功,絲毫不會減弱秦的國力,燕的滅亡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2粡母旧献兎▓D強,偏偏劍走偏鋒,以奇思妙想謀國。這是山東六國滅亡之源。
太子丹拜荊軻為上卿,謀劃刺秦事宜。經精心準備,荊軻踏上了不歸路。
刺秦之謀,荒唐至極。但荊軻的勇氣可嘉,明明知道入秦之后便不可能活著離開,卻義無反顧,士俠的精神可窺一斑。
士俠之友道,分寸是重交不輕謀。可以作為很好的朋友交往,卻不該輕易地與士俠謀劃事情。士俠是重許諾的,只要答應的事情,雖萬死而不辭,這是一個令人敬仰的群體。所以,太史公用生花妙筆為他們立傳,悲壯的故事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