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這兩個系統一年左右,簡單寫寫這兩個資金系統的異同點。
1、交易界面
MUREX的交易界面,簡潔,識讀容易。所有的欄位都是豎向排列,錄入交易的時候,從上到下,按照順序不容易遺漏。
SUMMIT系統的界面,交易要素少的時候,看起來也還好,交易要素多的時候,容易凌亂可能會漏掉某些要素。
對于MUREX,可以自定義顯示或者不顯示某些交易要素。而SUMMIT沒有自定義的功能。從拓展性的角度來看,MUREX更勝一籌。
在錄入交易的過程中,SUMMIT不同的交易,DESK\BOOK可能顯示在頁面,也可能沒有顯示在頁面,這些又是必須要錄入的,這里不直觀的顯示在頁面,對于初次錄交易的時候,可能會一頭霧水。
MUREX有一個交易拆分的概念,比如一筆掉期交易,可以拆分為一筆即期和一筆遠期交易,交易錄入完成后,系統自動拆分,當你再次打開交易,會很清楚的顯示拆分后的交易如何。
2、清算路徑頁面
對于清算路徑頁面。MUREX和SUMMIT各有千秋。
MUREX與SUMMIT在清算路徑上方都會概要的顯示,但是MUREX的頁面設計更加人性化,左邊是我方的清算路徑,右邊就是交易對手方的清算路徑。
拿我方來說,對于現金、貴金屬、證券的清算,只要分別填寫的不同的欄位就可以,交易對手方也是一樣。
對于SUMMIT來說,需要多一個步驟來點擊下客戶方的tab頁簽,才能看到對手方的清算路徑的詳細信息。而如果有證券的清算路徑,就會在概要信息模塊多出2條清算路徑。
兩個系統都是需要事先定義好清算路徑的信息,當符合某些特定的規則的時,系統自動匹配清算路徑,如果沒有匹配的清算路徑,則客戶可以自定義清算路徑。
對于自定義的清算路徑,兩個系統的審核方式也不同,使用MUREX時,如果是自定義的清算路徑,會自動在后臺業務人員審核時增加審核步驟。而SUMMIT系統不會增加審核的工作流。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MUREX系統更好一些,但是從操作的角度來看,SUMMIT更快,更省時間。
當然清算路徑,對于大多數交易來說,都會默認帶出,否則直通式處理就不能直通了。
3、查詢頁面
查詢也是用戶經常使用的一個功能。
MUREX系統的查詢界面分為6個部分,輸入合適的查詢條件,系統會將查詢結果顯示在新開窗口。同時ADDITIONAL FILTER 提供自定義SQL語句進行查詢。
SUMMIT的查詢要基于一個自定義的FILTER來查詢,也可以輸入信息查詢。
這個功能兩個系統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對于使用SQL自定義查詢功能,在SUMMIT系統沒有發現。
4、Filter 頁面
SUMMIT系統有個強大的Filter定義功能,在這里你可以定義你的搜索條件。定義好的filter ,可以用于查詢條件、報表參數、賬務查詢等等。幾乎所有需要設定條件的地方,都有可能會需要定義Filter
5、工作流
Summit和Murex都支持前中后一體化處理交易。
Summit 的工作流基于各個server.像是現實工作中的某個人的崗位,有這個崗位,就有這個server.比如Pre settlement server、settlement server、
document server、dispatch server等。
交易進入系統后,先后經歷上述server.
Summit系統,所有的app 打開只在一個地方。呈現給用戶一張大的列表,并沒有區分前、中、后臺。但是打開一支交易,你能看到前、中、后臺的與這支交易有關的信息。你進入BOND trade app,里面打開的都是BOND 交易。
審批工作流,summit的審批工作流比MUREX要簡單很多。比如交易進入到系統后,從Done狀態-Verified狀態。一支交易在前臺的審核基本就完成了。
而在murex 中,會有交易流程、交易事件流程、交易清算流程。工作流會比較長,交易狀態相對較多,一支正常的交易會經歷
Mo Initial ->Mo To Validate-> Limit Breached->Limit
Rejected->Bo to validate->Bo Rejected->Matched。交易處于Matched狀態,表示交易匹配完成。還有payment flow的狀態,從pending到released的狀態。交易匹配階段與Payment flow這兩個階段,很清楚的區分。
Murex需要在登錄的時候選擇用戶組,不同的用戶組有不同的菜單和權限。比如外匯臺,用戶登錄后,會選擇FX組。FX組中集合了外匯相關的菜單和權限。
前臺、中臺、后臺,在登錄時需要選擇不同的APP,大的分類基本就是三個。比如前臺使用e-tradepad,e-tradepad 中集合所有交易的模板,當然通過上面的用戶組進行了區分。中臺使用one stop processing –MO,后臺使用one stop processing –BO。
e-tradepad、one stop processing –MO、one stop processing –BO 就好像三個龐大的文件夾,里面包含了不同的模板、功能。基本區分開了前、中、后臺的常用功能。通過交易編碼,可以在交易列表中找到交易。
使用過程中,因為兩者都支持OSP一體化完成,系統的處理速度差不多,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手工復核的情況,MUREX系統的操作難度整體遠遠大于SUMMIT系統。當然也要看各個銀行對審批流程的控制。
在交易生命周期中,比如一支交易,需要Cancel、knock、Unwind等處理時,就涉及到了EVENT.MUREX將交易中的提前終止、終止等操作都集合到了EVENT中來處理,當然EVENT也需要復核。
對于Event為輸機人員對交易做的處理,如Cancel、Cancel&reissue、knock、Unwind等處理。
6、賬務處理
對于賬務的處理,MUREX有個很好用的功能,模擬出賬,就是交易錄入后,未跑批的情況下,我可以通過模擬出賬模塊簡單看下,這支交易賬務參數配置是否正確。SUMMIT無此功能。
7、CA行為
對于債券的收付息,MUREX系統有CA行為模塊,SUMMIT系統無。
8、交易監控
SUMMIT系統報錯,會在頁面顯示。但是無法通過LOG來分析。
MUREX系統,也會有頁面的報錯顯示,并且有一個單獨的用戶組,可以實時監控工作流,查看交易處于什么狀態,隨著交易的進行,LOG實時打印,這個功能,對于測試和開發人員監控交易,非常實用。
以上是我從用戶的角度,簡單對比MUREX與SUMMIT系統。其實一直都想寫,也想深入的對比。時間關系,就先寫這么多。MUREX系統已經一年多沒有使用了,但是對于MUREX系統的架構了解后,也很難忘記。流程界定非常清晰。
SUMMIT系統大約600多個App。開始的時候,會找不到從哪里,或者需要打開哪個App.不能通過整體的思維方式推測,可能使用哪個App,有時候會有大海撈針的感覺。
如有說的不正確的地方,煩請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