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撿漏人,2000元撿漏,進賬138萬!

地攤上不是沒真品!撿漏,是為有眼力的人準備的!當然運氣也是一部份。

撿漏,是每個愛好收藏的朋友的最愛。當我們撿漏成功時,那種喜悅之感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是想撿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們在撿漏之前,需要做一些準備。

撿漏,知識是必須儲備的。

知識積累必須扎實,不能“半瓶醋”。因為比較起對某一種類不懂的人,略懂一點的人可能會因為學到了一點皮毛知識而貿然認為一個看上去像是精品的通貨是難得精品,頭腦一熱而花大價錢吃大虧。所以,這就需要多看。偌大一個潘家園舊貨市場,售賣每個品類的大多不僅僅是一家,有的甚至成片分布,這就是很好的一個學習課堂,通過與商家交談、看商家的東西進行比較,相信結合著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不用多久就會對這個品類比較了解的。

2003年6月,北京李先生一直在潘家園尋寶,受朋友之約,到一古玩店看看。剛一進店,看到旮旯角落里擺著一個青花破罐子,眼光被吸引了過去。

一般店里都會把最好的物件擺在顯眼的地方,讓人家進門就看見。店老板對李先生說,“這罐子是乾隆的,在我這擺了七八年了,一直沒人問。今天倒好,您這進門就看上這罐子了。”

古玩行里有句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一件東西擺了七八年正常,要是七八年從沒有人問,沒有人拿正眼瞧過,估計連店老板都后悔把它買回來。

這青花罐子底足也缺一塊,背面有一個沖天沖。這瓷器一毛邊一分也不值。不光是底足缺角,沖天沖就是從頭到腳有個裂紋,還沒蓋。罐沒有蓋,本身價值得少一半。

李先生自己從心里當時感覺這罐子不是一般的罐子。擺了七八年沒人問,這怎么就不一般了。李先生仔細看用青花料去對比,發現這罐子用的是“蘇麻尼青”料。這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特征。永樂、宣德時期都用進口“蘇麻尼青”料,到了宣德之后,因為貴重,就越來越少,改用國產青花料。“成窯時皆用盡,故成不及宣”,但還是會有一些。這一下子,李先生就把這罐子推到了300年前。就憑青花料作出這樣的判斷,是不是太不靠譜了?

接下來,李先生又去分析胎,清代瓷器是用高嶺土做胎,但這個罐子它是明早期的用麻倉土做胎。麻倉土和高嶺土都出于景德鎮地區,從元代到明代萬歷年間的瓷器都用麻倉土做原料。萬歷中期以后歷史記載中就看不到有關麻倉土的記錄了,麻倉土用完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高嶺土。

麻倉土作出的瓷器胎質疏松,雜質多,看上去不是很白。而高嶺土燒制的瓷器胎質純白,干凈雜質少,這罐子底下又缺一塊,那看的就更加清楚了。從青花料和胎質就判斷出這個罐不是乾隆時期而是明早期官窯的一個壯罐。古玩行來說,憑這兩點只做對了40%。

透著亮看底,底里透著光,這行里俗稱叫月亮底。通過幾個方面李先生肯定這罐子就是明成化時的一個罐。清代王棠的《新知錄》把明成化的瓷器定為歷代官窯之首。一是成化瓷器精美,月亮底是其特點之一,更重要的是成化瓷器放在光源下邊看,胎壁會呈現肉紅色就像嬰兒皮膚顏色,給以后仿制成化瓷器的高手留下了歷史性難題。成化瓷器的特點比較明顯,要是都看幾次,下次遇到仿制品就基本不會看走眼,但成化瓷器又很少一般人很難見到。李先生這經驗得來可不容易。

既然心里肯定是成化罐子,那就要砍價了。店老板說,這乾隆的罐子雖然有點殘,但是低于兩個千塊錢不能賣給你。李先生一聽樂壞了,還等什么馬上拿下。

幾個星期后,李先生把這個罐子拿到拍賣行預展,這時也有這么一個人來看預展,站在這罐子前發呆。此公是誰?正是賣給李先生罐子的古玩店老板,這個痛心疾首啊……

這預展標價您想不到吧?45萬!2000塊變成了45萬,腸子都悔青了!到真正拍賣那天,古玩店老板又來了,想看看到底什么結果。這個罐子被一個浙江人買走了,成交價格是138萬!這才叫腸子都悔青了……

后來這古玩店老板作出一個重大決定,什么決定?關門,古玩店都不開了,刺激太大了……

這李先生真是撿了個大漏,這東西沒留著,給賣了,賣了138萬!撿漏2000元撿出了138萬。這買賣除了知識,經驗,更重要也看運氣!

去年那個拍出2.8億的雞缸杯就是明成化的。

每每聽到一個撿漏故事,我們都會為故事的主角犀利的眼力佩服不已。搞收藏,眼力恐怕也是人們最需要練習的。如何練好眼力,這需要長久的實踐。如果要想了解一種收藏品,前期光看是不行的,需要感知,就是通常所說的“上手”,初期買一些廉價的東西,我們通過對其觀察、把玩,都是認知的一個過程。收藏很奇怪,有時候你在下定決心去買一件東西的時候才會對其感受最深、才會更主動去研究。所以不能盲目迷信“只看不買”,這是不能絕對化的,在衡量自己經濟情況的前提下,適可而止就行。

微信ID:xw13501853704←長按可復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詢)

電話ID:13501853704←長按可復制(為你的藏品鑒定評估交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稍微有點文玩知識的人都知道:“ 撿漏”,是收藏界的一個常用術語。指在古玩交易時,由于持寶方的無知、大意或疏忽,將精...
    湘南一夫閱讀 441評論 0 0
  • 歷史文化產物搜集起來,進行研究,欣賞,發揚光大,其實,現代的收藏人們研究是換湯不換藥,將收藏發展成為經濟...
    陳月紅閱讀 2,104評論 1 3
  • 我走過的路 途經你的心臟 我的信仰 不再難過與惱火 太陽出來的時候 我的世界 都是你
    伍月的晴空閱讀 309評論 0 6
  • 參加了安迪老師的工作坊,收獲了很多。 在學習非暴力溝通之前,怎樣讓每一個學員打開心扉變得非常重。安迪老師是怎么做的...
    陳玉冬閱讀 813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