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生處世,面對紛繁復雜的人情世故。需要變著法去應對。一意孤行,鉆牛角尖,走死胡同都是行不通的。
? ? ? ?大道至簡,越是高深的道理,越是接地氣,不那么艱深難懂。大善若水,越是善良的越樸素,就像水一樣在本該到的地方。大智若愚,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木納少言。
? ? ? ? ?世事至極必反,人至善必欺,水滿自溢,月圓自虧。所以做人不要一味的鋒芒外露,適當的收斂,掩藏最妙。暴露太多,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靜觀其變,把握最好的時機,才是最好的。
? ? ? ?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一味的莽撞,不撞南墻不回頭,搞得頭破血流也不停下來找愿因,不能“適可而止”。
? ? ?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這樣說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翻譯過來: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 ? ? ? ?數千前的老子也知道這個道理,當時就勸誡人民做任何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古往今來,無數英雄在取得非凡成就的以后,往往不懂得收斂,驕傲自滿,功高蓋主。最后沒得到好下場。有的卻做的很好,比如曾國藩,在他蕩平太平天國之后,完全可以與清廷分庭抗禮,劃江而治。但他沒有這么做,功成之后他裁撤了湘軍,自剪了羽翼,得到了清廷信任。如果他擁兵自立,也許會成功。但如果失敗了呢?可能會身敗名裂,前面的功業也會被毀。只有停下來,控制住自己的野心,才不會得到罵名。
? ? ? ? ?所以最簡單明了的智慧:懂得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