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不久,閨蜜小A在群里說“我和我媽剛才吵了一架。”群里瞬間爆炸“啊?為啥?”“你媽去你家了?說啥了?”因為,小A是出了名的懂事。我們覺得吵架這種事和她是絕緣的。
? ? 小A開門見山的告訴了我們事情原委。原來,她想自費去北京學習她熱愛的認證課程,一周時間,來回所有花費近一萬。因為周末需要母親幫忙照看孩子,她把計劃告訴她的媽媽,結果,在電話那邊,傳來的是劈頭蓋臉的質疑聲和反對聲:“你腦子進水了吧?花一萬塊錢去北京學那沒用的,你才掙多少啊?能不能踏踏實實好好工作?你看誰誰誰,人家比你小,當上領導,評上職稱..”小A知道,她的計劃又泡湯了。
? ? ? 我們問她“你為啥要去學呢?”她說“因為我對這方面感興趣,目前自己的工作都是打雜的活,總不能打雜一輩子吧,自己學點東西不好么?”
? ? 其實,這種問題,只是中國式家庭的一個縮影。有多少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的權威下,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活成一個空洞的軀殼。
? ? ? “我從小都是聽你們安排的,現在我一沒有偷,二沒有搶,我也沒有干壞事,我學點自己喜歡的,有錯么?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小A說“這一次,我要捍衛我的想法!”
? ? ? 我們又問,為何這次“覺醒”了,她說“因為我也有孩子,我不想我的孩子活成下一個我。”
? ? ? 小Y不禁感慨道:“以后我要告我孩子,認真學習,就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
? ? 小Y是做環評工作,已經持續加班2個多月了,一提起工作,小Y說簡直可以用“厭惡”來形容。恨不得單位炸了,停電...
? ? ? 朋友鼓勵她說,可以考慮其他工作,小Y無奈的回復:我爸媽會罵死我。
? ? ? 又是一場與上輩人觀念的博弈。
? ? ? 很多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愛孩子,卻不知是一點一點束縛孩子的手腳,讓他們成了一只不會飛的鳥。
? ? ? 第二天一早,小A在群里喊:我和我媽溝通到半夜三點,我媽終于明白我的想法了!
? ? ? 我們驚訝道:你是怎么做的呢?如何和父母溝通?
? ? 小A告訴了我們她的辦法。
? ? 1.找一個合適的場合,可以兩個人談話。比如晚飯后,散步時。
? ? 2.當面先表達對對方的感謝。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養育。越具體越好。
? ? ? 3.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我想做某某事,你之前反對,我很傷心。因為...我的想法是...”
? ? ? 4.當對方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時,將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既然你有不同意見,有沒有共同解決的辦法呢?”
? ? ? 小A說,總覺得和長輩溝通是個難題,但發現,只要自己敞開心扉,和對方共情,就能讓對方理解你的想法。當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感覺真好!當自己的想法被認可與支持時,她覺得久違的幸福感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