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來說,史書上記錄事跡比較少的人,傳下來的作品也不多。
但是趙長卿是個例外,他傳下來三百多首詞,但是他的故事卻少得可憐,甚至他的生卒日期也是一個迷。
一、趙長卿其人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百九十九中介紹《惜香樂府》時,提到了作者趙長卿,僅有短短的幾句:
長卿自號仙源居士,南豐人,宗室子也......然長卿恬於仕進,觴詠自娛,隨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致,固不以一眚廢之。
看來,趙長卿是趙家人,乃宗室子也,不知道是趙匡胤一支還是趙光義一支。
斧聲燭影以后,趙光義接替哥哥作了皇帝。傳到宋高宗趙構時,因為他不能生育,就收了一個養子,就是后來繼承皇位的宋孝宗 ,皇權又回到了趙匡胤的后代手里。
關于趙文卿的時代,雖然說具體的生卒年不詳,但是據考證他和張孝祥的時代差不多,應該處于北宋末期、南宋早期。
如果不是鄉貢進士劉澤整理編集了他的《惜香樂府》,估計這個人我們今天都不知道了。
其實歷史上湮沒了多少人物、多少佳作,誰又說得清呢?
二、趙長卿的愛情故事
在清朝人胡薇元的《歲寒居詞話》中,記錄了趙長卿的一個小故事:
趙長卿南豐宗室,自號仙源居士。嘗置一妾頗慧,教之學東坡字,唱東坡詞,命名曰文卿。元約三年,屆期,文卿不忍去,其母不容,強索之去,嫁一農夫家。文卿不能忘情,常寄詞問訊。
趙長卿的故事不多,這個得而復失的愛妾,與他之間有一段感情故事。趙長卿教這個小妾練習蘇軾的字法,學習蘇軾的詞。
不知道為什么,娶小妾也有租用期。期滿以后,趙長卿的愛妾被其母強行要回轉嫁了一個農夫。連自己的心上人也保護不了,這個趙長卿到底什么情況?
這位叫做“文卿”的小妾對趙長卿念念不忘,還經常填詞給趙長卿寄去。
三、與文卿的唱和之詞
關于文卿的故事,趙長卿在其《臨江仙》詞序中曾有記錄:
元約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與議,堅索之去。今失于一農夫,常常寄聲,或片紙數字問訊。仙源有感,遂和其韻。
和其韻,是指文卿有詞在先,趙長卿見了以后,唱和了一首。可惜文卿的原詞我們已經見不到了,看她的遭遇,很像另一個女詞人朱淑真。
趙長卿《臨江仙》詞云:
破靨盈盈巧笑,舉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謝娘風。燭花香霧,嬌困面微紅。
別恨彩箋雖寄,清歌淺酌難同。夢回楚館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滿綠蕪中。
上闋寫回憶中的美好,下闋寫如今相思之苦,結尾時寓情于景:愁滿綠蕪中。
又有《鷓鴣天》一首(偶有鱗翼之便,書以寄文卿):
一曲清歌金縷衣。巧佼心事有誰知。自從別后難相見,空解題紅寄好詩。
憶攜手,過階墀。月籠花影半明時。玉釵頭上輕輕顫,搖落釵頭豆蔻枝。
鱗翼,晏殊有詞云: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鱗翼即雁和魚,代表書信。 文卿已經嫁給了別人,還“常常寄聲”給趙文卿,趙文卿也主動“書以寄文卿”,不知道宋朝人對于婚姻這么開放嗎?
四、柳七風味
趙長卿的詞作中,有太多的柔情蜜意,常見歌女美人的形象,很有柳永的風格。
例如這首《蝶戀花·登樓晚望,聞歌聲清婉而作此 》
閑上西樓供遠望。一曲新聲,巧媚誰家唱。獨倚危欄聽半餉,長江快瀉澄無浪。清淚恰同春水漲。拭盡重流,觸事如何向。不覺黃昏燈已上,舊愁還是新愁樣。
又如《瑞鷓鴣·遣情 》
寶奩常見曉妝時。面藥香融傅口脂。擾擾親曾撩綠鬢,纖纖巧與畫新眉。濃歡已散西風遠,憶淚無多為你垂。各自從今好消遣,莫將紅葉浪題詩。
又有《水龍吟》:仙源嘗於江樓宴席,見歌姬名盼盼者,彈琵琶,舞梁州,贈以水龍吟云。
酒潮勻頰雙眸溜,美映遠山橫秀。風流俊雅,嬌癡體態,眼前稀有。蓮步彎彎,移歸拍里,凌波難偶。對仙源醉眼,玉纖籠巧,新聲撥,魚紋皺。
我自多情多病,對人前、只推傷酒。瞞他不得,詩情懶倦,沈腰消瘦。多謝東君,殷勤知我,曲翻紅袖。拚來朝又是,扶頭不起,江樓知不。
這類艷詞,在趙長卿的作品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當時還有個詞人叫做曹組,他的這類詞在當時一定影響,有不少人效仿,因此受到了王灼的批評。
五、詠懷詞
除了酷似柳七的艷情之詞外,在豪放詞影響越來越大的環境下,趙長卿也有不少類似的詠懷詞。
念奴嬌(小飲江亭有作)
夕陽低盡,望楚天空闊,稀星簾幕。暮靄橫江煙萬縷,照水參差樓閣。兩兩三三,樓前歸鷺,飛過欄干角。霜風何事,繞檐吹動寂寞。
消散我已忘機,而今百念,灰了心頭火。對酒當歌渾冷淡,一任他懣嗔惡。松竹園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間樂。閑云休問,去來本是無著。
水調歌頭(遣懷)
貪癡無了日,人事沒休期。白駒遇隙,百歲能得幾多時。自古腰金結綬,著意經營辛苦,回首不勝悲。名未能安穩,身已致傾危。
空剜刻,休巧詐,莫心欺。須知天定,只見高冢與新碑。我已從頭識破,贏得當歌臨酒,歡笑且隨宜。較甚榮和辱,爭甚是和非。
趙長卿讓自己的小妾學唱蘇軾詞,可見蘇詞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六、羈旅之詞
趙長卿的這首《菩薩蠻(霜天旅思)》,一洗綺羅香態:
霜風颯颯溪山碧,寒波一望傷行色。落日淡荒村,人家半掩門。孤舟移野渡,古林棲鴉聚。著雨晚風酸,貂裘不奈寒。
下面的這兩首羈旅之詞,有秦觀的味道。
菩薩蠻(初冬旅中)
客帆卸盡風初定,夜空霜落吳江冷。幸自不思歸,無端烏夜啼。雞鳴殘月落,到枕秋聲惡。有酒不須斟,酒深愁轉深。
阮郎歸(客中見梅)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從趙長卿有限的資料來看,他應該一生布衣,不過這兩首詞很有秦觀被貶謫時的意蘊和風格。
七、詠梅詞
趙長卿寫了不少詠梅詞,其中有一首《驀山溪》自稱“和曹元寵賦梅”:
玉妃整佩,絳節參差御。一笑喚春回,正江南、天寒歲暮。孤標獨立,占斷世間香,云屋冷,雪籬深,長記西湖路。人間塵土,不是留花處。羌管一聲催,碎瓊瑤、紛紛似雨。枝頭著子,聊與世調羹,功就后,盍歸休,還記來時否。
曹元寵名叫曹組,在宣和三年(1121年)及第,不久就去世了。同時期的王灼在《碧雞漫志》說,曹組的詞不甚雅正:
今之士大夫學曹組諸人鄙穢歌詞,則為艷麗如陳之女學士狎客,為纖艷不逞淫言媟語如元白,為側詞艷曲如溫飛卿,皆不敢也。其風至閨房婦女,夸張筆墨,無所羞畏,殆不可使李戡見也。
注:李戡是唐朝人,很瞧不上元稹、白居易。不是李敖的那位公子。
曹組最有名的詞,就是這首《驀山溪·詠梅》:
洗妝真態,不在鉛華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結子欲黃時,又須著、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銷瘦卻,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和韻這首詞的不僅是趙長卿,袁去華也有一首。王灼批評時,說“今之士大夫學曹組諸人鄙穢歌詞”,不知道趙長卿的那些艷詞,是不是也都學的曹組 。
?結束語
趙長卿作為傳世作品較多的宋詞人之一,其生平故事如此罕見,可知他當時就不受人注意。后人選宋詞精選本時,也很少見到他的作品。
我看的這本宋詞鑒賞辭典中,選錄的是其一首詠物詞《瀟湘夜雨·燈花》,我個人覺得實在乏善可陳,因此沒有錄入。
結束時,按照慣例填一首為作業:《菩薩蠻》
茫茫世路皆難定,春花一瞬黃花冷。只道不如歸,聲聲杜宇啼。秋云隨日落,江海風波惡。何處是鄉關,寒星山外山。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