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2-24? 10:00-11:50
編號:2016055
書名:《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印】拉賈戈帕拉查理(C.Rajagopalachari)
書摘:
章節:31.鹿角仙人;32.谷購的故事;33.谷購的結果;34.僅僅學問是不夠的;35.八曲;36.怖軍和大頷猴;37.我不是鸛鳥
1. 古代修行人會面互相問候的套話:“大仙,你好嗎?你的果子和根菜充足嗎?仙人們在林間修行想必很順利?尊大人的聲望想必與日劇增?你自己研究《吠陀》想必進步甚速?”
2. 有兩個著名的婆羅門,一個叫持力,一個叫吟贊。他們是好朋友。吟贊有兩個兒子遠財和近財研究《吠陀》成了有名的學者。持力仙人專心一志崇拜天神,有一個兒子名叫谷購。谷購看到婆羅門尊敬修苦行的父親不如尊敬學問淵博的吟贊仙人,便心懷嫉妒。谷購修煉苦行求因陀羅大神眷顧。
3. 谷購鉆研《吠陀》成了學者,他認為學問是因陀羅大神賜給他的不是師傅傳授的。持力仙人對兒子說道:“天神賜恩典給堅持苦行的愚人,就像人把酒賣給傻瓜,會叫那愚人喪失理智,壞了心術,終于毀滅自己。谷購被吟贊仙人妻子美色,侮辱后被吟贊仙人致死”。持力仙人發現尸體后詛咒吟贊仙人,待清醒后絕望叫到:“啊!只有沒有兒子的人才是幸福的。我不但市區了自己的獨自,而且我傷心的發瘋了,竟又詛咒了我的好友和良伴。我還活著干什么呢?”
4. 近財和遠財同是一位大學者的兒子。他們同樣受到父親的教導,后來同樣成為有名的學者。可是學問是學問,德行是德行,兩者不是一回事。誰要想為善去惡當然必須能明是非辨善惡;可是這種明是非辨善惡的見識一定得滲入他每一個念頭,影響他一生的每一行為,這樣知識才能化為德行。如果知識只是填鴨似的攤入腦袋,沒有好好消化,便不能化為德行。這樣的只是像我們的衣服,只是外表,不能構成我們的真實的一部分。
5. 八曲對守門人說:“守門人啊!白發蒼蒼不能證明他智慮精純。只有學過《吠陀》和《吠檀多》,掌握其中主要意義,了解其精髓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士。我到這兒來為的是找宮廷學者萬底。請把我的愿望通報給遮那迦王。”
6. 大史詩作者借迦果羅的嘴教訓我們:“兒子不比像父親。體弱的父親可能有強壯的兒子。也沒的父親可能有博學的兒子。從外表或年齡來論斷人的價值是錯誤的。表面現象是靠不住的。”
7. 堅戰王將女性的美德:“世界上還有比女性的減震和貞潔更足以令人驚異的事嗎?他先在腹中懷胎,然后生下孩子,她看待那孩子比自己的生命還要寶貴。她經受痛苦和憂慮才把孩子送到世上,從此以后她就一心一意關懷那孩子的健康和幸福。女性度量寬宏,性格人次,對于一個輕視妻子、憎恨妻子、使妻子遭受種種不幸的壞丈夫,還是能原諒他,繼續愛他。這是多么不可思議啊!”
感悟:
? ? ? ?他們同樣背景,同樣的歷程,但的出來的結果不同,足以看出雖然外表路都一樣,但是德行的不同就有天壤之別。只有能夠是非辨善惡,并且其見識能滲入他每一個念頭,具備影響他一生的每一個行為才能化為德行,具備這種大善觀點才能夠成為一個好人,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 ? ? ?大史詩作者對于父子的說法也表現出對現實社會的看法。體弱的父親可能有強壯的兒子。也沒的父親可能有博學的兒子。對于他人請勿利用外表或年齡來而武斷評價人的價值,那樣做法式錯誤的,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