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朋友的定義,其中我心中一直沒有一個界定的標準,畢竟以我目前的人生經驗,還不至于說生死之交的地步。但我知道,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每一個階段對于友情的解讀都是不一樣的。
小學的時候,對好朋友的定義是,可以一起上下學,一起玩捉迷藏的同學,全班同學可能都是好朋友,因為那時年紀尚幼還沒不知道孤立為何物,我們可能會因為一個橡皮擦而哭著說絕交,但是我們下一秒又會因為一顆糖而握手言和,那是年幼的友情,純粹美好,不含任何的雜質。而現在再想起我的小學,或許我還是很懷念那幾個小伙伴吧,即便她們來自五湖四海,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了,但還是很感謝他們陪我的那段時光啊。
初中的時候,對好朋友的定義是,可以聊天可以分享自己的秘密的人,那時候的我們正處于最懵懂的年紀,有很多羞于啟齒的秘密,不能跟父母說,只能跟好朋友分享。無奈初中的我太過于沉默,竟也沒幾個好朋友,孤僻如我,還好那時候成績還不錯,所以即便主動去交朋友,但也不至于感到孤獨。
高中的時候,算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吧,有部分同學因為無心向學所以早早出去工作了,還好我的朋友都如愿上了高中。而我的幸運和驕傲,也隨著高中生活的開始而宣告結束。那時候對于朋友的概念,就是無時無刻不在忍受我的矯情而又不離不棄的人吧。說起來真的很愧對高中的那些朋友,估計她們也恨極了那般敏感脆弱的我。
大學的時候,因為高考落榜,我一度想要逃離那些挫敗感,拼命的想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認識新的人,換一個新的環境,所以認識了學生會的同學,舍友以及同班同學,我以為大學會認識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其實并沒有,它甚至比高中的朋友圈還要小,所以最好的朋友便是舍友了。有時候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神奇,你決定去哪個學校,被分配到哪個宿舍,你便會因此而遇見誰,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而如今,等我真正去審視友情的定義,才發現,一路上我們跟很多人相遇,后面也跟很多人分別,每一次空間的變遷,都是一個失去的過程。好像沒有誰可以一直陪伴到最后,即便我們在畢業的時候說了很多句一定要保持聯系啊。也有朋友是一直陪伴了很多年,然后因為生活中的某些事,因為價值觀念的不同,甚至連一句爭吵都沒有,就默契的疏遠了,這不免是友情最讓人唏噓的地方,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但是現在的我,好像并不懂得如何去平衡這些關系,我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友情中出現的不適感,也不知道該怎么去經營一份感情,有時候希望自己完全自由,完全有獨立的空間,有時又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朋友,人真是一個矛盾的生物,害怕孤獨卻又習慣孤獨。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人生是階段性的,每個新舊階段交替間,你都會不自知的更新一遍周遭的人和事,還有你的心境。注定只能陪你走某個階段人,是緣分,但別難過,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日后你還能記得就好。能一路伴你歲月交疊至今仍在身邊的,是大緣分,這樣的朋友不多,許多人一個也沒有,若你有一個要學會珍惜。
曾經的朋友啊,謝謝你們出現在我們最美好最難過的時光里,愿我們在看不見的時光里彼此珍重,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