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晨醒來,習慣性的翻翻微信。于是讀到了一位老人的故事。
她,出生于30年代,50年代因為不滿被包辦婚姻,離家出走。80年代創業成功,積累了高達千萬元的資產。之后因為走私被判死刑,后減刑為無期。九十年代,丈夫和保姆私奔,而把女兒寄養到了伯父家。后因女兒絕望,自殺身亡。72歲,她終于刑滿釋放,打掃廁所來養活自己。
從千萬富姐到廁所清潔工,從眾人仰慕到一無所有,對一個人來說,這跌下去的哪里是低谷,而是進了萬丈深淵。
沒想到,她竟然從萬丈深淵里爬了出來,在80歲的高齡上,她又成了千萬老太。當同齡人穿著大碼衣服逛菜市場看孫子做奶奶,她踩著高跟鞋,健步如飛,驕傲而自信,活得像個女王。
她就是吳勝明。
她的戲劇人生讓我感嘆不已。
跌入低谷可怕嗎?可怕!有勇氣走出來嗎?
當勇敢的熬過所有的苦難后,那么這經歷的種種便成了生命中最好的饋贈。到那個時候,活的便是一個最好的自己。就如吳勝明。
50歲的她,成為千萬富婆后想的還是怎樣賺更多的錢,那時的她是貪婪的。80歲的她,想著要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警示更多的人;想著籌辦一家養老院和孤兒院,收養像女兒當年那樣寄人籬下的孩子,照顧像自己一樣無親可依的老人;想著捐獻自己遺體,用自己的一切回報社會;建立一個基金會,幫助殘疾人和貧困大學生。這時的她是有大愛的。
2
我想到了我的低谷期。雖然和吳老太太比起來那簡直不算什么。
高考復讀那年,家里條件還不太好。父親創辦的沙發廠很缺人手,母親是父親最重要的幫手。但是母親的風濕性心臟病越來越嚴重,繁重的家務和教學工作已經壓得她喘不過氣。每次她回姥姥家,姥姥都會對她念叨,叫女兒回來幫幫你,還念什么書?但是母親咬著牙,硬是自己扛著。但是每次在我和她一起包餃子的時候,她都會和我嘮叨這些事,讓我的心里充滿羞愧。
最讓我感到有壓力的還不僅僅是這些。
我是托舅舅幫我在城里找了一個高考復讀班。進入這個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一,估計跟其他同學還有很大的差距。老師從沒對我報多大的信心,報志愿我征求他的意見時,他都還是對我說,你隨便吧。
我別無選擇,只能努力的向外爬。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爬出去,需要多久才能爬出去。我只是爬著……爬著……
因為只想著爬,所以內心里倒是靜了。我開始琢磨怎么爬省時省力。
審視了一下我所有的學科,最好的是語文,最差的是英語。不好不差的是數學,那些地理歷史政治也背的不好。
我想到的策略是:語文就只跟著老師的課堂走,聽講、做作業,整理筆記。額外的復習時間不分配給語文,只是每個月我都會到校門口的郵局,買一本叫《中學生閱讀》的雜志,做里面的兩道閱讀題,以此來保持做閱讀題的感覺。
我們的數學老師經驗豐富,每天會發給我們一套數學卷子,只要把卷子上的題弄明白了,這個知識點也就掌握了。所以我也就是認真的做題就是。
歷史、地理、政治,無他就是各種背。這些背書時間通常都會在下午的自習課上。背煩了背倦了的時候,我就會看看我身邊的同學,看她一邊嘴里念叨著一邊在紙上猛寫猛畫,我就又有了動力,不再偷懶。
最難的是英語。當時的狀況是滿分為100,我只能拿到四五十分。對于英語,我似乎拿它毫無辦法。我怎么也記不住單詞,怎么也搞不不明白那些語法知識。可如果它拿不到一個正常分數,考上大學的希望就極其渺茫。
想要有突破,還是要在它的身上下功夫。
英語老師帶著我們從頭開始復習。我于是把老師上課講到的知識詳詳細細的整理到了筆記本上,把平日里錯題的知識也整理在筆記上。
買一本英語輔導書,體系是按照知識點歸類,有講解,有試題,有答案解析。
早讀時間我復習英語筆記,循環著看;中午午休前做50道題并整理錯題;下午復習錯題。合起來大約有一小時,每天如此,反復操作。到最后,我整理了整整兩本英語筆記,至今還保存著。
一年后,滿分120的語文,我拿到了92分;滿分100的英語我拿到了80分。總分比一年前提升了70多分,與本科只差了7分。我成了下一屆復讀學生的榜樣,老師每每拿我的例子給大家鼓勁。
爬出這段低谷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好處便是從此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讀書,寫文章;20多年始終對那個三尺講臺充滿激情。
而從此后,我充滿斗志。低谷,沒什么可怕,爬就是了。
3
2013年,我再次跌入深谷。這次跌的更深更令人絕望,簡直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我又開始了艱難的爬涉歷程。
那天三木老師給我發來短信,他說:在讀你十一月中國教師報上的文章,真好。浴火重生的鳳凰,更美麗更寶貴。
是的,浴火重生后,才更懂得生命的意義,活著的美好。
我知道現在的我想要什么,我要做些什么。
4
走進人生的低谷,你怕么?
不怕!爬就是了。
爬累了就躺在谷底里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