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聲明一點,此次文章沒有任何的主題純粹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所以能看的就繼續看下去吧!看不下去的也不強求。特此聲明!
前段時間里,我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也算是響當當的名著了,甚至于我最喜歡的作家村上春樹曾在自己的小說里無數次的提到過這本書,有些朋友看到這可能知道我說的是哪一本書,沒錯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當然我看了一大半,后面沒有看完,可能是我非常的不喜歡這個翻譯的版本,所以以后我要找一本非常好的版本在看一遍。不過當然翻譯對于整本書影響并不是特別大,還是能接受的。
這本書大概看了前面的10幾頁吧,也終于明白為什么村上會對這本書如此的癡迷,甚至于連海明威這種硬派的作家都會夸獎其才華,當然如果現在讓我去點評這本書那可能就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這本書被無數的名家追捧、評點。甚至于連我自己都還沒將這本書看完,不過我也從書中得到了很值得思考的一些東西。
當年的美國二戰以后成為了唯一勝利的國家,發了一筆大財。整個美國人都不缺錢,他們揮金入土,他們紙醉金迷。仿佛所有人都沉入到了一種泡沫般的夢境中,沒有人愿意醒來,幾乎所有人都在沉睡,但我們知道能享受天堂般生活的畢竟只是少數人,只有那些膽子大的,敢于冒險和承擔風險的人他們都發了財。即使如此那些“普通人”也像是病態般的去追求金錢,社會變成了一個金錢至上的國度。當然菲拉杰拉德給出了這個社會明確的答案,便是隨著蓋茨比的死整個夢也就終結掉了,金錢無比高尚的社會勢必會導致人性完全的喪失。
也是一些巧合吧!我看到了一個國內非常好的推書節目,是老道的《一千零一夜》。這個節目我看了很長時間,他第一期做的便是《了不起的蓋茨比》,最后老道說了一點尤為重要大概意思便是:“當今的中國必須要看這本書,小心重蹈覆轍!”是的我們可以看出整個社會在飛速的進步,這種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種進步導致節奏被無限的加快。所有人在一瞬間對金錢的癡迷程度像是著魔了一樣,金錢是社會組成的基礎,但不能成為人的最終目標,人是要實現自我價值的,是的年輕人確實都想成功都想要得到幸福,但我們要認清什么是成功,難道一定要家財萬貫嗎?一定要天下皆知嗎?不一定,在我眼里人們為了生存而去忙碌而去奔波都是一種成功。
這種事情是沒有一個極為準確的定義的,包括對于幸福感的獲得,拿我來說吧我的幸福可能就是能寫能看書,能和我的老友們品品茶聊聊天就滿足了,沒有什么一定要怎么怎么地。當然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也會導致獲得幸福的方式和感受都不一樣,但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一味的去追求社會價值觀要求他們做的事,這么做真的對嗎?當然我是沒有仇富心理的,所以我也不是來批評資本家的,相反我覺得他們都非常的了不起。現在看來他們一個個都是身家幾十億或者更高的人,他們能達到今天的成就也是因為早期艱難的走到現在的,很多時候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是挺羨慕他們的,為什么當時我沒有想到這些呢?這種問題纏繞在我們這些“普通人”身上,其實并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想到了不敢做而已,因為這是要承擔風險的,這種風險甚至會導致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誰都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就一定會成功呢?沒有人敢百分之百保證自己一定會成,即便是他們也不可以,那為什么他們還是會選擇冒如此大的風險去做呢?勇氣嗎?我想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明白我能做到什么。現在的年輕人多數都憑著一股子沖勁,人人畢業以后都想創業,全世界最先進的互聯網之地在“硅谷”,硅谷每一年有20到30家左右的新型公司,值得被投資的? 也就一兩家而已,而全中國每年有將近數萬家,投資率還不到百分之1,這就是現實。
如果只是單單奔著錢而去,那是肯定會失敗的,沒有任何一個牛逼的企業在創業初期是為了錢的,他們都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所以他們能抵住無數次的海浪。
那么話又說回來了,我們的眼里除了錢什么都沒了嗎?如果真的是如此,那我們還不如去搶銀行這來錢的速度絕對快,當然這也只是個玩笑。大家也不可能真的會去這么做,人性一定會因為這樣的社會流失。如果我們不能創造社會價值,同樣也不能升華自我價值,那么這來到人生的一趟可真的沒有任何意思和意義。即使是達到了資本家的高度,也不可能是躺著掙錢,他們所面臨的那將更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壓力,一個小小的決策失誤,就可能損失你一輩子都掙不來的錢。那么我們是不是該停下腳步,看看周圍呢?
當然我是這么做的,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愛好,一走就是4年。這4年里我發現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我們的老師不停的教導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可每當周圍有人這么做時,那絕對是遭到各種嘲笑和嘲諷,這不奇怪嗎?這太奇怪了,每個人都有個性都想與眾不同,那我看書又怎樣了,這不就是我的個性嗎?你們為什么要嘲笑啊!難道我們一定要一樣嗎?我想不通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當然我也不會在乎。如果我要與他們爭執的話我可能就真的與之一樣了。
再說說“愛情”這個時下最火熱的話題吧!這兩個字非常的抽象,并且既復雜又不復雜,總之這么說它一定很復雜,非常的矛盾。那么我們就來探討下,很多年輕人把感情的事當成是兒戲,當然這并沒有什么錯誤。他們把這當成是游戲,玩的樂此不疲不亦樂乎!游戲是遲早有一天會玩膩的,當你玩膩的時候你又該怎么去相信愛情呢?就我而言這場游戲是非常無聊的,不但沒有樂趣并且從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我的時間,這種浪費時間的活動為什么年輕人樂此不疲呢?我想不明白,我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射手座,向往自由,隔三差五就要往出跑,只要是我想做想干的事,即便只有我一個人我也會做。但是我倒沒有射手座這喜新厭舊的個性,反倒是很懷舊,喜歡一些有年代感的東西,包括音樂,物件甚至是故事。如果我認同了一個人身上某些令我著迷的東西,我便會一直認同他,和他成為及其要好的朋友,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去疏遠他。同樣我對待感情也是如此,一但遇到對的人我便會全心全意的付出,認真的對待這段感情。但是我們都害怕一點,那就是如果我付出了全部的真心是否也能換來全部的真心,一但如此就沒有人敢踏出第一步,那么這就又變成了一段感情游戲。為了避免這種結果所以我還是會率先踏出這一步,即使對方并沒有回應,我們沒有辦法要求對方一定得這么做,因為我沒有這個權利。但是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更恐怖,不是嗎?那么誰還愿意往前走呢!
愛玩是射手座的天性,其實寫到這我都是很無奈的,是的但現在也沒有出現過一個能令我收住這愛玩心的人,即便是我最喜歡的事物也不能做到一定的集中,就比說看書吧!我通常把書看到一半,發現又有一本非常好的書,我立馬就把手頭的書扔掉看別的去了。為了制止我這個毛病,我就不敢在大規模的買書,一次只買一本看完再買,即使是這樣我也攢了不少的書。喜歡電影,就三天兩頭的往電影院跑,就我自己一個也要去。朋友們總說我是跑到電影院找虐去的,我還樂此不疲。當然這種愛玩,這種向往自由的程度是有限制的,就像我不會做出任何跨過原則的事情,也更加不會違法原則。這是我多年來自己給自己設下的一套枷鎖,因為如果沒有了這套枷鎖身為一個人可能就不完整了。我對待感情的態度是極度的專一,我甚至可以為此犧牲比我生命都重要的時間,我可以把個性的棱角全部磨去。就是因為這樣我的筆名改來改去最終定在了“斷欲”這二字上,表面上是禁絕欲望,實質上也是在致敬金庸先生筆下的“段譽”,一但遇到我的心上人,便可以癡情到極致。
很多時候朋友會認為為一個不可能回應你的人,癡情是很不值當的事,但我不覺得,這種遺憾會藏在你人生的記憶里,成為非常璀璨的一顆琥珀。很多年前我始終不明白為什么三毛會認為“飛蛾撲火”是一種幸福?當我再度審視自己時突然就明白了!是啊!飛蛾撲火那一定很幸福。
我夢想中的職業就是當一名作家,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說不出來的全部呈現給讀者。大部分人認為想當作家的人一定很懶,不用天天上班,在家就可以掙錢。真的是這樣子嗎?身為一個創作者,深知創作之痛,這是一個及其艱難的過程,而且也并不好受。就拿我來說吧我要寫成一個東西,我的腰是有極限的,已經無法再支撐下去之時,如果我沒有寫完那我是不可能停下的,有可能這一停下所有的思緒全部都斷掉了,忍著腰疼還要繼續寫下去。其次作家除了書是好朋友外,還有一個好朋友便是煙草了,思想所帶來的巨大負擔是必須要靠其他途徑化解掉。多數人選擇的是煙,所以很多知名的大作家一般情況也是“大煙鬼”。加西亞?馬爾克斯用60萬根煙寫出《百年孤獨》這樣的巨作,寫成以后不是就完事了,還要不停的刪改,甚至于重寫。這并不好受,把人逼瘋都是有可能的,沒有任何職業是輕輕松松的事情,同樣也沒有任何白撿錢的道理。只是出于對創造的喜愛,否則哪有人想嘗試這么枯燥的職業呢?
到這里呢!基本想寫的也都寫完了,和往常一樣吧用一句話作為結尾:
如果說有一件事是我鼓勵你們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遠不要隨波逐流。要超越我們周圍那些低級和頹廢的影響。
——石黑一雄《浮世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