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棋圣的一生,我悟出了頂級投資人的成功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當說起圍棋,眼前都浮現出一個剃著光頭、身材瘦削、坐在棋盤邊上一動不動仿佛入定的男人形象,這個男人就是人稱“昭和棋圣”的吳清源。

最近翻了翻吳清源先生的回憶錄《天外有天》,又看了以他為原型的武俠小說《大日壇城》,不禁為棋圣漂泊的一生和打敗天下無敵手的棋藝所折服。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是每個行業的人雖然技藝不同,但最終悟到的道理是相通的。今天就從棋圣的一生來總結一下如何做好投資這件事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棋圣的一生

吳清源先生,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名門望族,后舉家遷入北京,很早就在圍棋上表現出過人的天分。14歲時,他東渡日本,開始其職業棋手生涯。

1933年,年僅19歲的吳清源運用他和木谷實創造的“新布局”戰法,對陣本因坊秀哉名人,讓圍棋界對他的新奇打法展開熱烈討論,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

自1939年至1956年間,吳清源先生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當時所有的超一流棋手:

1939年擊敗木谷實、1941年領先雁金準一、1946年擊敗橋本宇太郎、1948年擊敗巖本熏本因坊、1951年擊敗藤澤庫之助、1954年擊敗坂田榮男等,被稱為“昭和棋圣”。

1961年,吳清源先生遭遇車禍,此后一旦下棋便頭痛不止,棋藝因此迅速下降,從此退出各項重大比賽。但他對圍棋發展的貢獻并沒有因此而停止——他的徒弟林海峰于1952年赴日學習圍棋,1967年即升為九段,1977年獲得名人,成為新一代棋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吳清源先生也有志于撮合中日圍棋交流,并上報過中國學生赴日學習圍棋的生活方案,無奈時局動蕩、最后不了了之。

2014年吳清源先生去世,享年100歲。

極致的專注是成功根本

吳清源先生從小就表現出對圍棋的癡迷。

自從吳清源的父親把圍棋介紹給自己的三個兒子以后,吳清源就覺得圍棋非常有趣,很主動地學習圍棋,經常從早上9點開始擺棋譜,直擺到夜里12點才罷休。

不容否認的是,小時候的吳清源就表現出很高的圍棋天分,只要擺過一次的棋譜,再復雜也能記住不忘,而他下棋時的專注也是異于常人的。

小的時候,吳清源有幸被人介紹給段祺瑞,從而成為段祺瑞的棋士,每月可以領取100元生活費。段祺瑞自尊心非常強,與之下棋的棋士難免都會放水,從而讓他贏得對弈。不曾想,吳清源第一次跟段祺瑞下棋,就被對方盛氣凌人的棋風所吸引,完全沉入廝殺之中,以至于沒有看到旁邊棋士遞給他的眼色。結果,自然是段祺瑞輸了棋,從此段祺瑞再也沒有找吳清源對弈過。

長大以后,吳清源先生還是經常沉入棋局之中,對周圍發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在他對陣木谷實的十盤棋比賽中,由于雙方都拼盡全力廝殺,戰況十分膠著,木谷實由于壓力太大,在對弈中突然倒在棋盤邊,并且鼻血流個不停,局場上的人亂作一團。但吳清源先生一直沉迷在圍棋的局面思考之中,竟然對周圍發生了什么毫不知情。

從今天留存的一些吳清源先生對弈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弈時很像入定的老僧一般。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然,由于弈棋經常會有舍身忘我的對抗,尤其是爭奪名人的棋局中,雙方都會拼盡全力,導致對弈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殘酷悲涼的流血事件。比如,第七世本因坊秀伯與井上因碩的對抗中,秀伯口吐鮮血倒下;赤星因徹挑戰本因坊丈和名人失敗后也是吐血不止。

做投資也需要專注力

其實,做投資也是一樣,這么多投資大師就是因為熱愛投資,才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投資,正如吳清源先生把一生奉獻給圍棋一樣。

很多時候,很多人,做不好投資只是因為出發點錯了。投資大師是喜歡投資這件事情,但很多人做投資只是為了賺錢。

比如,今年7月以來,市場情緒有所升溫,很多交易型投資者的凈值曲線開始往上走。交易型投資者都是極其勤奮的,他們需要每天復盤來尋找下一個熱點、布局下一個龍頭。

很多人也想做交易型選手,首先你得熟悉每一個概念主題,知道這個主題的龍頭、催化劑、市場交易主線;然后你需要有盤感,不能在市場降溫時投資,否則第二天就得認虧出局。所以,不要只羨慕那些知名交易大咖的身家,他們此前的辛勞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另外,投資大師做事情的時候也是極其的專注,比如芒格,不論在嘈雜的機場還是在家,總是手不釋卷,看書時能否完全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跟對弈時忘我的吳清源很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專注的能力越強,思維才能更深入,否則心浮氣躁,自然不會發現其他人發現不了的東西。

試想,能做到如此專注的人現在能有幾個呢?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拿本書在地鐵上閱讀,看自己能否讀得進去。

做好投資需要不斷打破思維定式

除了專注力,要做好投資還需要不斷改善自己的思維模式,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交易策略可以持續穩定的盈利。正如吳清源先生的一大貢獻是提出了圍棋的新布局一樣,任何行業的杰出人才一定善于顛覆傳統、顛覆自己。

吳清源先生自小熟悉日本圍棋定式,但他和木谷實一起提出新布局理念,改變了傳統重視角地的打法,直接從中央發展勢力。在與秀哉名人的對戰中,吳清源先生打出了“三三·星·天元”的布局,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這與傳統的本因坊布局定式格格不入,尤其是三三,這是本因坊的禁手。后來因吳清源先生屢戰屢勝,新布局打法開始在專業棋手中流傳。

再來看投資大師如巴菲特,起初的投資策略是煙蒂理論,即找到估值便宜并且無人關注的公司,仿佛撿起被人隨便丟在地上的煙蒂,然后猛吸一口,獲取公司最后的一段價值。

但認識芒格以后,芒格改變了巴菲特的理念,兩人開始投資不那么便宜、但成長空間依然很大的公司,比如上世紀80年代的可口可樂、吉列等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上世紀80年代是必需消費品的天下,在巴菲特1988年投資可口可樂之前,可口可樂的漲幅已經非??捎^。但由于可口可樂的國際化和高毛利,使得在1988年投資可口可樂依然是一筆非常成功的投資。

另外,號稱從不買入科技股的巴菲特在2016年1季度買入了蘋果股票,隨后還不斷進行增持。這是因為傳統的價值投資策略,在金融危機后持續取得負回報。一方面金融危機后經濟的增速很低,投資者只能在成長股中尋找更高的業績增速;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后各類smart beta策略流行,市場可能充分挖掘了各類因子的收益潛力,導致價值因子表現不佳。而2016年以來成長股還是跑贏價值股的,比如蘋果的表現就好于富國銀行,所以巴菲特及時打破了自己的投資定式,并收獲了正回報。

所以說,市場永遠在變化之中,要想做好投資,首先得喜歡投資,能夠靜下心來研究投資所需要的一切知識和信息,其次要善于不斷打破自己已有的思維模式和交易定式,現在號稱從不買科技股的巴菲特都已經開始買入高科技股票了,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一直待在熟悉的領地,而不去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