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萬物連接的時代,誰沒有“朋友圈”,不建立“朋友圈”,不與“朋友圈”保持互動,那么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請朋友們注意一下,這個朋友圈不是線下朋友圈,而是線上朋友圈。最切近的就是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里“呼一下”、“求一下”,乃至“媚一下”、“騷一下”(專指文學),得到朋友及時回應,令人大呼方便過癮。
齊秦早年有首歌叫《思念是一種病》,強大的朋友圈日益流行,正成為一種時髦的新的病。
捧著手機,我和你都一樣,大部分時間花在瀏覽朋友圈,關注被你關注的朋友,當然你也被關注的朋友關注著。
朋友圈真是一個奇怪的社交場,彼此連接,卻看不見。彼此看得見,卻摸不著。不知了卻了多少朋友的思念和掛念。
我浸淫朋友圈多年,最終得出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曬”;一個是“贊”。不妨當著朋友們的面,說道說道。
曬風多元,標新立異
在朋友圈里,最平常的一種“曬”,就是曬心情。一句話,一張圖片,一段小視頻,一個表情符號,心情躍然屏幕。
朋友圈的各種曬風呈現(xiàn),作為朋友的你,應該是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甚至可以直接關心得到的。
有一位朋友長時間沒有更新朋友圈,“哥們,你跑哪兒去了?最近怎么神出鬼沒的?”“靚妹,你浪到天邊去了嗎?怎么消失了?”
有位“人物”終于閃亮出鏡,朋友們?yōu)橹畾g呼雀躍,高喊:“兄弟,你終于出柜了!哈哈。”“美女,你美到天邊去了!好喜歡。”
有的則以揭丑為嗨,轉(zhuǎn)發(fā)曝露各種丑態(tài)丑聞為使命,搞的圈里烏煙瘴氣,這樣的朋友往往會被朋友拉黑、暴踢。
審丑其實是一種高級情趣。越有高級趣味的人會在適當?shù)臅r候,亮一亮、揭一揭自己的丑,往往得到朋友們的更多歡迎。
生活本不全是美。丑是一種常態(tài)。我個人的審美趣味偏向分享美好,因而我也為自己的朋友建了一個群。
我在這個自建的朋友圈里,時常呼吁分享美好,但響應者總寥寥,不是朋友們不愿曬,而是朋友們沒融合。
朋友圈建立了一種新的連接,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疏離。那是一種躲在屏后邊看不到的疏離,是一種熱鬧過后的孤立。
會讓朋友們感到有那么一點冷漠。但是管它誰誰誰呢?只有朋友圈里的朋友才冷暖自知。
以我的經(jīng)驗看,那是非要顯出足夠熱情,才可以將朋友圈的關系很好地維系下去的。
朋友圈是“曬”的社交場,是懂你、見你、知會你、表達你的一個圈子。沉默,不理你,何嘗不是一種曬。
曬風可以多樣,越有新意越能夠吸引人。曬風可以出奇,越是出乎意料越能夠博得眼球。
曬風更可以“屌絲范”、“奇葩范”、“復古范”、“穿越范”,等等,盡情發(fā)揮,非淋漓盡致不足以過癮啊。
曬風是生活的風在網(wǎng)絡里吹呀吹的一股風,是生活和個人情趣的一種體現(xiàn)。
有朋友悄悄對我說:“曬的至高境界是不知道自己在曬。”就像《皇帝的新裝》里的皇帝,這種自嗨不應該全被諷刺。
既然生活如此多樣,晾曬就應該豐富多樣。世界如果全是裝在套子里的人,那不是很搞笑嗎?
朋友圈,是不是朋友們自己為自己打造的一本電子生活雜志呢?不要落入思維的框中,哈哈。
贊風一致,我中有你
在朋友圈,朋友們最在意的是點贊。點贊即是一種肯定,也表露出一種喜悅。
捉指觸屏就可以給到朋友一個鼓勵,一個肯定,一個贊賞,是不是也是一種網(wǎng)上美德?
贊賞有加才可以情誼流長。有位朋友興奮地告訴我,她分享了一組與父母一起出游的畫面,得到了朋友們的很多點贊。
我看到我的朋友圈,有位朋友分享了一點對生活的感悟,那是真感悟,絕不是雞湯抄襲,受到大贊。
我的一組反應我父親才華的燙畫作品的畫面,也是得到了朋友圈的紛紛點贊。
點贊真的能夠激起分享的欲望。朋友圈營建了一個圈中之圈,為美好和感動而點贊的圈子。我以為,很難得!
并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夠得到贊美。網(wǎng)絡社會,信息噴涌,情緒蕪雜,垃圾成堆,贊美是一種稀缺的關注。
真正反映生活,挖掘生活,表現(xiàn)生活,贊美生活的朋友圈的分享,確實能夠激起朋友們的圍觀和點贊。
點贊是對朋友分享行為的一種賞識。無論是哪一種贊,那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種美好呈現(xiàn)。
有一天,有位朋友在圈中驚訝地問一位朋友:“為什么大家都給我點贊,你從來不給我點贊?”
這位朋友回答說:“對不起!我覺得你沒有在我心里。”哇靠!回答得好深沉,這不是裝逼的話風嗎?
但是這話細想一下也有道理,一位朋友如果沒有在你的心里,或是在你心里不足分量,那是連關注也覺得是多余的。
朋友圈是朋友聚合的圈子,至少在這個圈子中彼此都認為是朋友或者可以成為朋友。朋友相交,道義相長。
朋友相處,難予能予,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如花,朋友如秤,朋友如山,朋友如海……你喜歡哪一個?
我在我自己的“閑云茶話”群里,我視朋友的存在是默默的相看,是一種貼近。
朋友如果遠了,不妨可以再遠一些,就像《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這首歌唱的,遠遠的,看起來才有意思。
朋友圈的贊是開放而自由的。有人覺得朋友圈的曬打擾了生活,吵鬧了心緒,那么不看也罷。省得鬧心!
在朋友圈里曬是一種態(tài)度,看不看,贊不贊是另一種態(tài)度。有態(tài)度是當今網(wǎng)絡生活的一種范式。
范特西式的幽默不是誰都能夠懂得,周杰倫的腔調(diào)也不是人人都接受,但這不妨礙周杰倫有那么多人都喜愛。
才華與顏值,才華與流行,才華與分享,不是等號的關系,反而反差越大越可能成為創(chuàng)造。這就是時代的贊風。
偉大祖國建國68周年了,傳統(tǒng)中秋佳節(jié)盡在眼前,朋友圈活躍起來,一路的美食分享、心情分享、旅行分享……
“看著大家都出去旅游,我工作得更開心了!”這是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最會心的一句話,還配有一張小姑娘的萌圖,超可愛。
在雙節(jié)到來之際,島國日本有一家小店到朋友圈也來曬熱鬧,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節(jié)慶的喜愛。
“我就是喜歡過節(jié),中國節(jié),好!”配上這家店懸掛著的中國國旗,還有迎中秋的溫馨裝扮,朋友們?yōu)榇它c贊無數(shù)。
天下本一家,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姐妹。朋友圈不只是身邊人的聚合,朋友在世界各地,曬風勁吹,贊的邊界早已突破。
用你的一顆贊心去點亮世界的精彩。這個世界是不是更有陽光和溫暖呢?朋友圈中有我有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你可以看到我的光彩風度,你可以領略我的悲傷喜悅,是不是世界變得更接近了呢?
我愿意將你的腳步留在我的心坎上,我更愿意將你的喝彩裝進我的內(nèi)心里。因為你是我朋友。你在我的朋友圈里。
說好的曬,為什么贊
朋友圈是時代圈定的,是科技圈定的。我們在圈中曬與贊,曬的是朋友的情緒與表達,贊的是朋友的情感與友誼。
這個世界上什么最珍貴?當然是情,人世間有多少情,就有多少表達。網(wǎng)絡上有多少情緣生起,便有多少話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
這讓我想起《紅樓夢》,寶玉這個癡情漢,將人間的所有情都背在身上,最終落得個“白茫茫一個世界,真干凈。”
然而,多少人能夠理解寶玉的癡情,惟黛玉與晴雯兩個癡情女,一個淚盡人亡,一個身死凄慘,情何以堪?
朋友圈有必要有這樣的“情種”,“情癡”,“情癲”嗎?這要看曬的風度和尺度,贊的態(tài)度與向度。
朋友是一朵蓮花上的露珠,晶瑩的光亮可以折射整個世界。如果將朋友圈的曬視為露珠,那么贊就是這顆露珠上的光亮。
朋友圈的風度,是朋友們各種性格的表露。朋友圈的尺度,就是朋友們復雜人性的流露。
曬,是朋友性格與人性的一種顯露。贊,則是朋友對這種性格與人性做出回應的一種方式。
世界因朋友而變得富有意義,而歡樂交融,而非同尋常。朋友圈可以曬得百變多樣,但不可以無邊無度,毫無尺度。
所以朋友圈中總要有一個群主,這個主是有主見的主,能夠統(tǒng)領圈中的言論與行為,保持恰當,確定可以。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現(xiàn)實遠比想象豐富。人工智能的迭代,逐漸突破人類思維的極限,智能革命構(gòu)筑的未來精妙絕倫。
有許多我們未曾想不敢想的事物正在被顛覆,想象被顛覆,生活被顛覆,命運甚至也要被顛覆。
人與人交往的存在與價值,通過朋友圈可以立竿見影。通過曬與贊,可以淺見或者深知網(wǎng)絡對朋友關系維系的重要影響。
在朋友圈中,朋友只要存在,就是一種影響。我愿意相信,屏幕后總有一張熟悉的臉給予了圈子默默的關注乃至肯定。
用自己的心靈為友人點贊。這將是朋友能夠得到的最高獎賞和榮光。你愿意曬,自然就有人為你而贊。
每個人到這個世界來走一遭、活一回都不容易,因為不容易,我們才珍惜美好的降臨,哪怕只是一點點的片刻欣喜。
朋友的心地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照見歲月,當我們對月梳妝,對月輕嘆的時候,必然有人驚喜,有人感傷。
這確實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事物不止兩面,認識超越多元。朋友圈圈起的何止曬與贊。
將最好的收入眼里,攬入懷中,納入內(nèi)心,得到的也必將是最好的收獲與豐盈。人心的遼闊是圈不住的。
為你知道的人點贊,送去你的分享,祝福,美好,注定這個世界將狠狠地贊揚你,鼓勵你,賞識你。
你懂了嗎?我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