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初接觸P2P的投友都心存疑慮,P2P可信嗎?P2P是不是就是龐氏騙局?
要解開這個疑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P2P,什么是龐氏騙局?
什么是旁氏騙局?
龐
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
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墻補西墻”,“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
投資。
什么是P2P?
比如你有借款10萬的需求,愿意支付15%的年利息。
我有10萬元的理財資金,想拿12%的年收益。
這時候一個平臺充當中介,撮合你我,將我的10萬通過平臺借給你。平臺作為中介收取雙方適量的手續費。當然這個“我”往往是很多個借款人共同組成的。
這樣一個中介性質的平臺稱為P2P。
P2P=旁氏騙局嗎?
健康的P2P運營基本模式是,先找到需要借錢的人,再找到愿意出錢的人,借款人與投資人的資金一一對應,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弊端是業務不會做的很大,利息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會很高,還有壞賬無法償還的問題(因此了解平臺的風控水準和出現壞賬的解決辦法很重要)。
不健康的P2P平臺,像“e租寶”。開始籌集了很多資金,卻沒有足夠的貸款人,資金積壓在平臺行程資金池。為了支付理財人的本金,只能繼續發布假的借款標的,吸收新的理財人資金,為了更容易的吸收理財人資金,肯定會打出高息的招牌。
一旦資金達到一個規模,后面的錢填不上前面的利息,并且前面的錢開始有人在取錢的時候,那么資金池里的錢會越來越少,最后達到了斷裂,斷裂之后應發大量的出金贖回,又形成了更大的斷裂。
這時這個平臺只能跑路了。
政府為了防范打著P2P餓的旗號進行旁氏騙局,明確規定了網貸機構不得吸收公眾存款、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保息等十二項禁止性行為。
結論
不健康模式運行的p2p實際上玩的是龐氏騙局的套路,而健康的平臺則是中介性質的。兩者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標的的真實性,不良平臺完全是靠虛假標的撐起來的,靠著假標去吸收新一輪的資金為前面的資金墊付利息;而健康平臺則是建立在真實的債權之上,真實發生的交易。
前文提到,健康P2P的弊端是利息符合市場規律不回很高。而不健康的P2P為了更容易的吸收資金,會承諾給出高息。因此,只要只要保證不去貪圖任何不正常的高息,任何龐氏騙局都對會你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