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千萬個故事的載體,故事是道理的情景再現,道理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以下故事十則,請你點評:
故事的背景源自我看《情緒急救》的十條感悟。
我們的傷口可以用創(chuàng)可貼包扎,那心靈的傷口要如何醫(yī)治呢?
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如果我有個新足球就好了,但媽媽說錢都用來給我治療腿傷了......
被拒絕帶來的不止是失落,其心里傷痛不亞于癌癥,而之后的自責就是在拒絕的傷口上撒鹽。
他們擔心我受傷,才不和我玩,可是我會模仿動物的聲音呀……
認清被拒絕的原因,重塑自我價值。
小伙伴們說:我模仿動物的聲音最像了......
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可以重建受損的自尊心。
老伴走了,旺財也老死了,就剩我自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報紙,老了不中用了,人也都散了……
孤獨帶來的情感創(chuàng)傷不亞于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社區(qū)有個棋牌社,那的老頭真有意思……
不要胡思亂想和猜疑,打破孤獨的禁錮就要行動!
如果當初我聽母親的話,不去那么遠的地方,該多好啊......,如果我能多抽些時間陪陪她……如果……如果……,沒走如果了……
喪失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猶如掉入痛苦的旋渦,不能自拔。
母親過世后,這是他第一次吃紅燒肉,縱然強忍著,但到最后,依然泣不成聲......
面對喪失親友最痛苦的是,事后與之相關的每一次回憶。
自從老公走了以后,我再也沒有用過口紅,涂了,給誰看呀......
喪失的痛苦會讓人失去以往的信念甚至顛覆自己的世界觀。
如果母親還在,她也一定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消沉的自己......
重新找到迷失的自我。
我沒錢,所以女孩子不跟和我約會……
自卑讓我們的情緒失去免疫力,外界很輕易就會刺破脆弱的心,積極的自我肯定才是消滅自卑的利器。
說故事和講道理,你更喜歡看哪一個呢?
答案顯而易見,其實講故事很簡單,將道理內化到生活細節(jié)中,用心去感受,用細節(jié)描述打動讀者。
同一件事,不同的視角,表達出來的,是不同的觀念。
只要細心留心,生活中處處都有故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