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生,不過都在重逢和離別。
01
西峽,原本在我心中是不起眼的,沒想到,這次卻領略了西峽之好風光,今日重點寫老界嶺之仙。
跟少時好友有個七月之約,她家本在社旗。
本是選了雞公山,考慮到西峽距離社旗較近,為了完成這個約定,我們一路向西。
西峽本是河南靈山秀水的地方,可是我們卻一直沒有在意過,這次去也是機緣巧合。
那天中午,我坐車4個小時終于到了社旗,見到好友吃完飯,準備準備東西就出發了。
先到南陽,南陽轉西峽的車上,下起了陣雨,當晚抵達西峽的時候,將近晚上8點,沒想到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火燒云。天空一片亮黃,在半黑的天空,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心里剎那間也明亮起來。
當晚入住漢庭,一夜無夢。第二天起來,透過窗戶,看到了縣城周圍幾面都是層層疊疊的山巒,藍天白云,空氣清新。
八點準時出發,跟師傅打聽,距離老界嶺有70多公里,全是山路。
感謝西峽的沈姑娘幫我們安排的老界嶺的導游倩倩和楊師傅,服務非常周到,性格也溫和淳樸,深得我心。
出了縣城,我們一直都走在深山公里。
路很好,就是急轉彎很多。路況也很好,很像汽車廣告里的路段。
此時,我跟同伴,都知道,我們這次重逢,必將永載心中,不失所望。
01
繞了不知多少彎,看了不知多少山,終于到了老界嶺。
老界嶺門口景色,天高云闊,讓人心生向往。
不過這里只是景區入口,還要坐著敞篷車才能到山腳下,還有半個小時車程,路上風景非常不錯,看到當地很多寫生的人。
路上最有特色的就是山腳下的木屋別墅了,如果有時間可以去住上十天半月的,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速度有點快,但是很美,路上野花片片,涼風習習,一點都沒有夏日的痕跡。
千呼萬喚,終于到了山腳下。
02
這是上山的步道,這里植被豐富,野生動物也有很多,是中原氧氣含量最高的山區,步道幾乎不見太陽,陰涼無比。
我是心生向往的,不過朋友帶著孩子,我們還是選擇了索道上山。
我是有恐高癥的,坐在索道上,手心里都是汗。要知道,這可是到了海拔兩千米的山頂,這很安全,可是還是沒有安全感。
終于順利到達山頂,我長長松了一口氣。
山頂上有一顆勵志的迎客松。
空中,有一只鷹在空中翱翔,為這山增加了無比的靈氣。
03
山下,晴空萬里。山上,卻感受陰涼無比,仿佛走在云中,宛若謫仙。
路邊的野花,雖然不嬌,可是顏色飽滿,艷麗無比。
石林路旁之峭壁上的野花。
山里的野花,顏色飽滿,向陽而開。
這位像是?伏牛山神爺爺,他慈眉善目,笑看天下諸事。
伏牛山有棵轉運樹,聽說摸了會轉運,我們一行人都跟樹合影留念。
如果你去了,一定要摸摸這棵樹,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哦!
04
一路趕往下一個景點,觀日臺和分水嶺,路上大部分木樁排成的路很涼爽,修路的如果中間有棵樹,還要給樹留下生長的空間,感覺非常的好,就算要有人文景觀,卻還是能尊重自然。
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樹,大的小的,都是這樣人性化的處理,非常的有愛。
這些樹不但勵志,還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充分體現出了當地旅游的一個理念。
一路伴隨的是淙淙流水,用手摸一摸,沁人心脾,涼涼的。
最感動的是西峽人民的淳樸厚道。
山頂有家歇腳地,是對老夫婦經營的,很多游人來她家吃飯喝水。
到她家的時候,看到有個游客自己做了一鍋面條,氣氛也非常的輕松愉快。
撈面條10元一碗,山上山下一個價格,不漲價,不欺客。
朋友想吃的青椒,店主給炒了一個青椒韭菜,最后怎么都不要錢。
味道很贊,很有我們河南的特色,游客都很喜歡。
05
吃完飯,繼續前行。
期間看到了小松鼠,可愛,靈動無比,可惜它們太快,沒有拍下來。
前往日月臺。
說來奇怪,行走了這么久,就這里的太陽最耀眼無比。
觀日臺的老樹,很有仙風道骨。
走了一段,很快就到達了分水嶺。
一路上很多觀景臺,都是凌空而建,宛若仙境。
風水嶺之所以叫分水嶺,是因為這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一個分界線。
站在南北兩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風向,據說此處一滴水,一半流入黃河,一半流入長江,才因此而得名。
看總體景觀是不是有點仙境的感覺?真實情況更美,可惜手機像素低,拍不出那里十分之一的感覺。
下次一定要帶著單反出行。
06
下山和上山雖然走的路相同,可是感受卻有一點不同。
我想大概是角度不同,并且知道離開,便會舍不得。
山上有無數勵志的樹,它們在這里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長在懸崖上,生在峭壁中,值得我等效仿學習。
在這里,相遇,很美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