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東坡集
從古代到現(xiàn)代食物與人類關(guān)系的演變似乎有著微妙的變化。
古代人們一天只吃兩頓,而現(xiàn)在人們只要餓了就會吃。
原始人時期,人們都是吃生冷食物的,也就是茹毛飲血,直到火的出現(xiàn),人類才開始吃熟食。如果找不到可以吃的東西,就要餓肚子,那個時候食物對于人類來說就是填飽肚子的東西。
而到了現(xiàn)在,大家吃東西也有了講究,比如,哪些食物配在一起味道好或者有營養(yǎng),哪些食物相克……現(xiàn)在,食物對于人類來說更多的是享受、品嘗和養(yǎng)生,不再單純?yōu)榱颂铒柖亲印?/p>
甚至不同年齡的人吃的不一樣,不同的季節(jié)吃的也有講究。
年輕人追求的是高大上和美味,老年人追求的則是吃飽。
不同的地區(qū),對食物的了解和制作方式也不一樣。比如,中國的烹飪方式有24種:烹、炸、爆、燉、蒸……而歐洲等西方國家的做法就過于單調(diào)。
說到食物,世界上這么多國家,中國應(yīng)該是名列前茅的。
例如,滿大街的小吃攤,從早擺到晚,路邊各式各樣的餐廳。還有之前丹麥生蠔泛濫,就有不少中國人去,并且研究出了很多吃法。
有一些地區(qū)特別是廣東,可以從早茶開始,一直吃到晚茶乃至宵夜。
《射雕英雄傳》里的洪七公是活的最瀟灑的人,因為貪吃而自斷手指,但事后好吃的本性又起來了。
而中國人不管談?wù)撌裁丛掝},聊著聊著最終都會以吃作為結(jié)尾。
那為什么中國人這么愛吃,這其實有兩個原因:
一:因為在幼年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得到的父母的愛不夠,就像嬰兒一樣,一直在找奶吃。
嬰兒餓了就會哭,哭的時候媽媽就會過來喂他,他其實是在要愛。嬰兒似乎一直在找奶吃,這是因為他們要不斷的確定媽媽是愛他們的。
二:小時候受到的限制太多。
比如,小孩子想吃零食,父母就會說:“不行,這東西不健康”。其實越不讓吃,孩子就會越想吃,欲望越積越多,最后爆發(fā),結(jié)果吃得更多了。
限制孩子吃零食,是中國大部分父母在做的事情,他們把自己的觀念加在孩子身上。
其實小孩子想吃東西,大部分情況下只是好奇食物的味道是怎樣的,他可能只想嘗一嘗,而父母關(guān)注的更多的是身體是否健康。
比如,我小的時候想吃辣條,其實只是想嘗嘗味,但我媽說不行,辣條不干凈。那第一次不讓吃,等我可以吃的時候我就會盡量多吃,因為這是媽媽不讓吃的,說不定吃完這次下次就不能吃了。
所以大部分人在見到自己不被允許吃的食物的時候,就會沒命的吃,盡可能的滿足自己,讓自己有安全感。
從胖人與瘦人的體型看人與食物的關(guān)系
胖人吃是因為安全感不足,所以要不斷地用吃來滿足自己。
而瘦人不斷地吃是因為在看到食物的時候,想吃又不敢吃,他不敢接受。
因為在小的時候,媽媽喂奶可能會把自己的負(fù)面情緒轉(zhuǎn)移給孩子。
比如,她會說,我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這樣在孩子長大后,他想吃但他又覺得自己不能吃,他不能接,所以吃了會吸收不了。
而我則屬于胖人的這一類,不管到哪除了了解當(dāng)?shù)匚幕浯蜗氲降木褪浅粤恕I踔猎趯懳恼碌臅r候,我嘴里都要吃點東西。
對于這個現(xiàn)象我自己的分析是:
寫文章時會卡住,想不出怎么寫,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會比較匱乏,所以就想通過吃讓自己得到滿足感。
中國人愛吃,為什么大部分人卻沒做到精致?
這可能和中國的教育有關(guān)系,還有就是中國人心理發(fā)展階段普遍處于口欲期。大家會認(rèn)為食物就是用來填飽肚子的,“精致”那是有閑情逸致的人做的事情,大家對食物的理解并沒有上升到“精致”這個層面。
食物即是人類認(rèn)識世界的渠道,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每次出去串門,大家都會帶一些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或者酒水。而這些特產(chǎn)就是當(dāng)?shù)匚幕膶懻眨沧尨蠹腋玫亓私饬艘粋€地方。
每個人對食物的認(rèn)識也不一樣,有的人認(rèn)為食物是為了填飽肚子,有的人則認(rèn)為食物是一種享受和生活方式。
總之,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
如果有一天,人類把能吃的食物都吃完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