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學是半個社會,那么在這個略微黑暗的小社會里,除了教會我好好學習多讀書,它還教我了什么?
沒錯,它還教會了我以下三樣東西。
01 好人緣很重要
“麻煩各位大佬們動動手指投XX一票。”
“XX,幫忙投一下XX號唄!”
“考驗咱們友誼的時候到了,大家投我一票喲。”
……
如果你也是一名大學生,我相信你對這些“拉票宣言”并不陌生。毫不夸張,因為這類消息看得多了我現在都可以滾瓜爛熟地讀或寫出來了。
這是我上大學以后發現的第一件“趣事”。
從大一開學那天起,就開始有形形色色的投票與拉票,小到選班委,大到評優評先……
小學選班委,是班主任欽點,但老師一般都只喜歡成績好的同學,所以那時就覺得很不公平,想想如果是投票該多好啊!
可大學倒是好,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投票,于是便出現了拉票刷票的行為,這便是在一種不公平之上衍生的進一步不公平的行為。
其實這也沒什么值得抱怨的,要知道,這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你的不公平對別人來說就是公平的。
我一開始天真無邪的以為,只要自己優秀,即便沒個好人緣別人也一定會投我。后來才發現,這想法是多么的愚蠢幼稚啊!你優秀了跟別人有什么關系?誰會care你這些?別人只會投與他們關系好的人。
所以,大部分投票活動中得第一名的,并不是因為他有多優秀,而是他比別人擁有了更好的人際關系。
大學里,如果你想追名逐利,沒有個好人緣你還想混下去?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很多書籍都在提倡多交朋友的原因了。
說實話,如果梵高還在世,并替一個默默無聞的同學畫一幅畫然后參加一個繪畫活動,假如這時沒有任何人替他拉票,我都懷疑他不能拿獎……
02 虛偽與造假(你可能會覺得我三觀不正,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不能只聽好的不聽壞的。)
在大學里,少不了拍照,班級大合照!
班級舉辦團日活動,要拍!
開一個班級會議,要拍!
暑期社會實踐,要拍!
觀看十九大,要拍!
……
當然不是我們學生喜歡拍,而是學校方面他們要,他們要那我們必須拍!可以說,沒有照片的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活動!
這是我上大學以后發現的第二件“趣事”。
比如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大,學校方面也大動干戈,讓班委組織全班同學觀看十九大視頻學習十九大精神?如果能真正學習起來這當然不錯,可是,我見到的大部分班級都是這么做的: 首先,組織好全班同學; 第二,找好一間教室,并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大字“XX班學習十九大精神”; 第三,宣傳委員負責拍照; 最后,拍好照片,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這讓我不禁發問: 這真的有意義嗎?
再談談我參加學校組織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一些感想。
我可以毫無隱瞞地跟你說,從決定實踐那一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造假。
首先,我們的實踐,它是按照可能得到好評的程度來構造研究的方向。
其次,學校方面需要我們進行為期七天的實踐,我們僅僅進行了三天左右。(不僅我們隊伍,其他隊伍也一樣。而我們蒙混過關的方法就是: 在三天中拍好七天需要的照片的量。)
再次,出發,拍!到達目的地,拍!采訪政府,拍!拜訪居民,拍!……只要是能拍的地方我們都不錯過!
最后,它也是按照可能得到好評的程度來構造研究的結果,所以能不能得獎,這就得看哪個隊伍文筆比較好想象力比較豐富了,其余真的都不重要。
整個實踐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實踐本身不重要,擁有好的文筆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明白了,沒有專業知識支撐的實踐都是假的,這些活動絕對不會產生任何真正的果實。
最后談談我如何看待大學強制學生上交手機這件事。
我認為,大學,最關鍵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一個大學生,自制力本來就是個人應該養成的,而不是靠學校的強制形成的。既然上課心思不定眼睛直盯在手機上倒不如讓他們明目張膽地玩,說不定哪天就回頭了呢,倘若強制不玩就回不了頭,這大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緣故。
強制上交手機同時也讓學生們想出了各種法子去逃避,比如只把手機殼交上去……這不是教會我們虛偽與造假那是什么?
這樣的形式主義充斥著整個大學,其危害,不僅在于裝腔作勢、有名無實,還在于它的“異化”作用,讓一切工作變味走樣,最后實事泡湯、好事辦砸。
03 人活著,就是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大學里,很多事情我們并不喜歡,但還是被強迫著去做,無意義的事一點點地消耗著我們寶貴的時間……我們對此百般無奈,敢怒不敢言。不過,既然我們改變不了它,就只能讓自己變得堅強。
蘇軾也說過,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意思是,君子要想達成長遠的目標,就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就一定要能夠忍耐。
大學讓我懂得了,人活著,就是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想明白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大學雖然略微黑暗,不過,它還是有很多美好的,這就需要我們帶著那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慢慢去發掘……?
快來與我分享一下你們的大學“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