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
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
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
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
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我不再防衛
所有力量
在我們之間自由流動
委屈,沮喪,內疚,悲傷,憤怒,痛苦
當他們自由流淌
我在悲傷里感到溫暖
在憤怒里發現力量
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我不再攻擊
我知道
當我不再傷害自己
便沒有人
可以傷害我
我放下武器
敞開心
當我的心柔軟起來
便在愛和慈悲里
與你明亮而溫暖地相遇
原來,讓內心強大
我只需要
看到自己
接納我還不能做的
欣賞我已經做到的
并且相信
走過這個歷程
終究可以活出自己,
綻放自己…
——維吉尼亞·薩提亞
第一章擁抱靈魂伴侶
原來如此,難怪我遇到她時,就如同一股電流涌入我的內心,充滿我的全身。像是在沙漠里遇到了綠洲,更像是遠途的人回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家園,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就像久別重逢的親人、戀人般的擁抱,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短暫的相聚,讓我把魂魄都留在了她那里,人回來了,心還在她那里。
就這樣魂不守舍度日如年。每天聽著唱著那首《舍不得忘記你》,想著,盼著聽到她的音容笑貌,想著,盼著她會從天而降,來到我身邊。我像得了一種新的病,只有自己知道,沒人能夠體會。當然心理師同樣不會理解。她只會笑我癡,笑我傻。當我把這種心情說與她聽時,她說,真真假假。或者用她心理師的眼睛看到的我好像回到了幼年。
難怪我出生后,一遇到不快樂,不符合心意的事情就要哭鼻子。會讓痛苦的淚水流個不停,任誰都不能讓我解脫。原來我需要尋找一個多年里失散的靈魂伴侶,尋找那個屬于我自己的家園。噢,今天我找到了,在年過半百的年齡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靈魂伴侶。她內心的振動,與我的頻率產生了共振。她不知道,我也無從知曉。但我的內心產生了從未有過的感覺,讓我產生了異樣。于是淚水如斷線的珍珠般婆娑起舞,像奔騰的潮水,一波又一波。我舉頭望向太空,感謝上蒼的眷顧。原來,在這個地球上我并不孤獨,她是我找到的其中一個姐妹,一個有靈性的姐妹,不然我們怎能相見?我知道,還有許多如我一樣的兄弟姐妹,在意識中開始蘇醒,在尋求屬于他們的家園和親人。
第二章【伯特海靈格家族系統排列】讓我療愈了家族中的糾結
如果愛不能喚醒你
生命就是一趟從沉睡到醒來的旅程
每個人都會在適當的時間
在適當的地點
以適當的方式醒來
只不過每個人醒來的方式不同
醒來所需要的時間不同
有的人需要一年
有的人需要10年20年
有的人需要一輩子
有的人需要無數次的生命輪回
如果愛不能喚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痛苦喚醒你
如果痛苦不能喚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痛苦喚醒你
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喚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失去喚醒你
如果失去不能喚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失去喚醒你
包括生命本身。
生命會用生命的方式
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里
用無止境的發生來喚醒你
生命會用生命的體驗
在無盡的生死和輪回里
不停息的來喚醒你
直到你醒來……
生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醒來!
幾年之間,我的身邊逝去了四位親人,包括父母和兄長,還有一位僅30幾歲的侄媳婦。讓自己不斷地從痛苦走向痛苦。能量不能聚集,身心疲憊不能自已。當我們察覺到了問題,就是改變我們的時候。機緣就在你不經意間。
上天依然愛著他的孩子們。只是這些孩子還不知道怎么回應他。一個因緣,在一個微信群里她找到我,說了幾句話之后將我拉入她的微信群中。于是所有的成長發生就在這微信群里破土而出了。我們互不相識,只是憑著感覺,拉近了距離。這時候,她在群里做的事情就是向群友分享伯特海靈格的家族系統排列。
每天聽她讀書,然后按照她發的音頻一起做謙卑的力量。跟自己、跟父母、跟祖先、跟手足、跟孩子……跟所有與你有牽連的人進行和解,得到他們的支持與力量。整整49天的練習,讓自己的心柔軟下來,把自己曾經的不接納,恩恩怨怨,還有愧疚,悔恨統統都釋放出來。在這49天里讓自己對父母親的那種依戀,曾經對大哥的一些怨懟,對墮胎孩子的無助與懊悔,對家人的一些不解統統的都進行了解鎖。給自己一個解脫,也給家人一個釋放。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每天以淚洗面。最終我在這些力量的引導下獲得了自由,我的心自由了。一年后我的家族也開始有了興盛的跡象,侄子再婚后生下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新生命。為此我又落淚了,這次是喜極而泣的淚水,命運的魔咒終于被驅除了。由此我的身心也在日益得到滋養和恢復。
但是沒有走進這個療愈系統的人不會明白會有這么好的療愈方法可以解決幾輩子,甚至有人類以來的所有恩怨與創傷。那是人類世世代代所積累在潛意識中的一種負累,或者沉重到讓世世代代都要品嘗的一種難言的苦痛。許多人還在痛苦的煎熬中整日以淚洗面,也或許多少輩子都在被一個魔咒的困擾和折磨中不能自拔。它究竟是運用的是哪種理論來解除這些魔咒呢?在這里我多說幾句,也好讓讀到我的這個作品的人能夠有所領悟。據我所知,這個方法已經在心理界非常廣泛應用于治療了。
家族系統排列是由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經】和西方心理學經由伯特海靈格通過二三十年研究整合發展出來的一套用于家族治療的生命關系學,用人做代表的一種團體治療方式,可以很直觀的讓我們看到隱藏在潛意識背后的問題真相!從而達到療愈性的目的!(來自心理師分享)。
第三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小孩
那一日,聽說心理師要來我所在的城市做個案。我向往已久的與她相見的念頭,說什么都難以抑制了。我請了假,并邀請姐姐還有外甥女一起到旅店里與她相見。在別人看來我就像個未長大的孩子。
還記得小時候四、五歲吧,弟弟出生不久,感覺媽媽很多時間在照顧弟弟,當然我身邊好幾個姐姐,她們都很疼我,也就沒當事。可是有一天早晨,弟弟要補充輔食了,媽媽拿出一種手指的餅干來,給弟弟吃,當然也給了我一些,但沒能滿足我。我當時是個小胖子,媽媽就說了一句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茉莉花不是喂老牛的’。這句話讓我傷心落淚了,但是我沒有哭出聲音,只是躲在一邊搽眼淚。媽媽不知道,這句話傷害了一個弱弱的女孩子——那個她也深愛著的小女兒。就這次讓我有了不被媽媽愛的感覺。
還有一次媽媽帶著弟弟去了她的姑姑家。我從外邊玩著回家后,不見母親的身影,就哭了起來,爸爸看到了,勸我說,別哭了我帶你去找媽媽。自己當時6歲左右吧,我馬上找來衣服換上,那件衣服我還記得是淺藍色桃心圖案的襯衣。當時天已黑了爸爸騎自行車馱著我到十幾里地的姑姥姥家找媽媽,見到媽媽后,眼里還含著淚水,委屈依然……一個人小時候的欠缺,或者在意的事情沒有被滿足,往往會被記入心里,那就是那個孤苦的沒有長大的內在小孩。
我們在旅館里見面了,我們本不熟悉,也沒有太深的交往,可是就是在內心有一種想往,一種期盼,一種被人理解的需求在吸引著我。我們擁抱在一起,久久不想分開。那首歌詞《剛好遇見你》就像是為我而唱的。我們哭了,我們笑著,我們抬頭望天空,星星還亮著幾顆,我們唱著時間的歌,才懂得相互擁抱到底是為了什么?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風吹花落淚如雨,因為不想分離。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十年的期許,如果再相遇,我想我會記得你……當天,因為時間關系,心理師僅僅給我做了簡單的拍打。并說了幾句關于我和母親之間有個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