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行動指南。黨員干部當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的韌勁,將八項規(guī)定精神轉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堅持以“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執(zhí)八項規(guī)定之筆,續(xù)寫“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時代新篇。
? ? ? ?以思想淬煉立根鑄魂,校準政治忠誠坐標。“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新時代作風建設恰似攀登沒有終點的山峰,黨員干部當時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認知,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必修課”,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自覺勤撣思想塵,將政治忠誠融入血脈、鑄入靈魂。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是新時代作風建設的“金色名片”,要通過一體推進學查改深化理論武裝,使“知敬畏、守底線”成為思想自覺。我們要尤其警惕“小節(jié)無害論”,要以“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警覺筑牢信仰之基,運用“黨性體檢”精準掃描思想病灶,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清除“小我私欲”,以理論清醒把準政治方向,以宗旨堅守站穩(wěn)人民立場,以紀律嚴明筑牢行為邊界,使“公與私”的界限、“義與利”的取舍、“是與非”的判定形成條件反射般的政治自覺,讓“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政治定力成為精神底色,以“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的執(zhí)著守護初心,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 ? ? ?以常態(tài)長效涵養(yǎng)風尚,厚植清廉文化沃土。?“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作風建設既要雷霆萬鈞的整飭,更需春風雨露的滋養(yǎng),黨員干部當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讓“廉者,政之本也”的箴言穿越時空,與“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紅色傳統交相輝映,使“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氣節(jié)融入血脈。更應發(fā)揚“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價值追求,將廉潔文化融入日常辦公、嵌入生活點滴,培育“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的精神境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貴在持之以恒,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員干部當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魄攻克頑瘴疾,以“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的恒心夯實信仰根基,在“風起青萍”時筑牢思想防線,于“浪成微瀾”處消弭風險隱患,使“守正篤實”的清廉文化如木之欣欣向榮,若泉之涓涓長流,最終凝聚成"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集體精神圖騰,使清正廉潔成為浸潤“黨”心的文化自覺。
? ? ? ?以人民立場檢驗成效,架設黨群連心橋梁。“百姓之事,枝葉關情”。從“半條被子”里的為民情懷到脫貧攻堅中的“一個都不能少”,人民立場始終是共產黨人最鮮明的精神標識。黨員干部當深悟"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深刻內涵,把落實八項規(guī)定精神與踐行群眾路線深度融合。在政策制定時多問“群眾需要什么”,在制度執(zhí)行時多想“群眾得到什么”,在效果評估時多看“群眾滿意什么”,使作風建設始終與群眾期盼同頻共振,將八項規(guī)定精神轉化為解民憂、紓民困的具體行動。黨員干部當深悟“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千年古訓,將群眾路線貫穿作風建設全過程,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實踐中涵養(yǎng)公仆情懷,在群眾“家長里短”中洞察作風癥結,從百姓“急難愁盼”里校準整改方向,讓作風建設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的“粘合劑”。把八項規(guī)定精神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行動自覺,凝聚起14億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xù)寫作風建設新的時代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