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每當楓葉飄零,枯黃的落葉紛紛下落之時,秋,如約而至。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籬前黃菊未開花,寂寞清樽冷懷抱。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 每當吟詠這些詩句時,都不免有些悲秋的感覺。秋天,意味上多帶有悲涼肅殺色彩,自古逢秋悲寂寥,有“春女思,秋士悲”之說。但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年有四季,既然有春的勃勃生機,春意盎然;就會有夏的激情飛揚,熱情似火;那么,又怎能少了秋的碩果累累,秋高氣爽和冬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呢?
?不同和季節有不同的風光,不同的情境要用不同的心緒來解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雖然詠秋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劉禹錫的這首《秋詞》。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付予秋一個更高的境界。你看,那凌空飛翔的鶴,不正是不向命運屈服、頑強抗爭,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展示的一幅別開生面的畫卷嗎?
一片落葉,它不是落寞的。它從枝頭飄落而下,是為了親近大地,把自己低到塵土里,之后,化作護花的春泥,以另外一種嶄新的姿態來為自己積蓄力量,以蓄勢待發;那一排排挺拔的泛黃的大樹、樹葉,為我們提供了多么令人陶醉的藝術長廊啊!有哪個季節的天空能這樣藍?這樣晴?這樣碧空如洗?它多像一個沉著的長者,無欲無求,淡然灑脫;它又像一個深刻的哲人,在深秋的雨巷,徘徊落定,思索人生......
秋,正以它獨特的方式喃喃細語,它的聲音很輕很柔,只有低下頭,慢下腳步,用耳、用心才能聽得到......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