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沒有苦哪有甜,沒有經歷過苦難,即使有甜蜜,你也感覺不出來有什么特殊的滋味。
記得剛剛畢業業的時候,被分配回林業局,非常的不適應山場的工作,冰天雪地里,零下三四十度,想想都令人打怵。就在這種環境中,還要山里采伐,通常要干得熱火朝天,滿身大汗。
那時候住大工鋪,睡冷床,一個大火爐取暖。晚上的娛樂也就是聽聽廣播,看看書。很多工友為我憤憤不平,這么有文化,為何不給分配一個好工作。誰讓咱家沒門子,父親是一個普通工人呢?
但現在想來,那一段生活經歷,深深地刻在了腦海里,無論今后遇到多么大的困難,也不覺得苦了。
01
年輕時吃一些苦,是對身體的淬煉,也更能使人強壯
想當初,有一個公子哥的同學,仰仗著自己的家里有根基,畢業就坐了辦公室,多少人羨慕得不得了,但在十多年后,他就身材臃腫,胖得喘不過氣來。檢查身體時,脂肪肝,轉氨酶高,血壓也高。那時候我們三十來歲,正血氣方剛,而他卻提前到了衰老期。去年更是告別了我們,去了另一個世界。同學都說,他是享福太早了,缺乏運動,所以身體待廢了。
看看那些特種部隊的年輕人,摸爬滾打,經受著特殊的訓練,吃的苦,都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可是他們哪一個出來,不都是一個硬漢?
人年輕時受一些苦,不算苦,年輕人體力恢復快,而且運動能使身體的機能變得更好,更強壯。其實這都是好事。
02
經歷過生活的苦,方知來之不易的甜
現在很多年輕人,從小在蜜罐里長大,他們不知道什么是苦,走上工作崗位,累一點就覺得吃苦了,受了點挫折,就覺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只要在父母跟前,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現在的城里人,大都住上了冬暖夏涼的設施齊全的樓房,風吹不著,雨淋不到。
杜甫在千年前憧憬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強烈愿望,如今終于實現了!
可是,很多新生代的人,并沒有感覺這是真真切切的幸福,因為他們與生俱來的這一切,就是天經地義的,并沒有覺得有什么意外。
如果再讓他們去住平房,燒火取暖做飯,肯定會覺得是不可思議,大逆不道。
其實,在他們父輩,祖父輩的時候,這是大多數人都過過的日子,他們很多都有燒蜂窩煤的經歷,都有撿煤核的回憶。現在如果有老人每每給小孩子講起這些,他們居然像在聽童話故事。
人從苦到甜的生活是可以接受的,從好日子再回到苦日子那是萬不能回去的。這就是真實的人性使然。
有真實的數據統計,90后人均負債已達13萬,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意味著什么,他們的父母時代,可是高儲蓄的時代,而那時候的日子可要比現在苦上多少倍的。為何他們不會去借錢消費?
90后,基本上都是剛剛步入社會,還沒有為社會做什么貢獻,而馬上就要借錢度日,提前消費,去享受所謂的榮華富貴。這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03
現在吃過苦的年輕人,都成了稀缺資源了
李子柒吃過不少的苦,山里的農活,烹飪日常,都成了稀奇的事情,被傳到網上,受人熱捧,如果換做一個六零七零后更往前的時代,那樣的苦都是司空見慣的行為,都是很平常的事啊。敢說每一個那時候過來的人,哪一個不是沒有一個“慘痛”的經歷,那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村娃,哪一個沒有采過野菜,沒有自己做過飯,現在的李子柒,只不過是上一代人的一個縮影而已,到了這一代,成了很“奇怪”的現象了,是啊,哪個父母還能讓自己的寶貝去吃那樣的苦?現在的小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老一代人的寶貝疙瘩,都嬌寵慣了,李子柒若不是父母離異,父親去世,她也一樣被嬌寵著,她也不會成為網紅了。上天就是這樣,給你關上一扇門,一定給你打開一扇窗。她的苦不是主動去吃的,也是被逼無奈,但這苦,吃的值得,也成了她成功的敲門磚。
04
現在的一代人,與上一代的人相比,觀念已經截然不同。
他們的苦,很多是想象出來的,是思想層面的苦,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他們愁的,是自己的車子不夠高檔,愁自己不是一個官二代富二代,愁自己的收入沒有進入白領階層。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黑白顛倒,熬夜玩游戲,愛刷視頻,看網絡小說,把自己搞得很疲憊。但這樣的苦,只能使人變得頹廢,毫無益處。
當然,并不是說,新的一代就沒有理想,他們當中,很多人還是非常勤奮的,在知識的掌握上,任何一代都無法比擬他們,很多年輕人喜歡讀書,從歷史中了解到父輩的艱辛,因而他們變得很自律,知道了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雖然沒有經歷過,但通過間接的渠道,切身地感受到了。
他們很努力,不怕吃苦,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知識,很深的造詣。這些年輕人,就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現在科技的飛速發展,確實不需要太多的人去出苦力,一臺現代化的設備,要抵得上成百上千的人去出苦力,人們再也不需要像王鐵人那樣,跳進水泥池中,用身體去攪拌水泥,再也不用少活二十年去拼命拿下大油田,相反,這個年代沒有稀缺物品,很多商品成了滯銷品,需要網紅去引導人們消費。
我們的生活變得舒適,無需再去吃更多的苦,生活在這一時代的人,無疑是幸運的,但我們真的不能忘本,三十年前,我們還是物質匱乏,買東西費勁。一百年前我們還是積弱貧窮,受人欺凌。我們不能忘本,多讀一些書,了解一些過去的苦難歷史,有益處而無害。
作者:山峰奇美,關注我,讓我們共同探討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