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于火車的記憶,我從小就有。小時候我們家是在媽媽這邊的,跟舅舅們在一起,所以爸爸那邊我們就叫老家,過年或者老家有事,我們都要回去。那時候交通極其不方便,回趟老家需要兩天,我們要先從縣城乘火車到蘭州,然后再從蘭州坐火車去老家。要在候車室過一夜的,蘭州站有專門的母嬰候車室,放了好多張嬰兒床的,每一次我都很期待去那里,感覺那個木質的周圍有欄桿的小床特別有安全感,在里面一定很好玩,可是每一次好像我都撈不著進去玩,小孩總是很多,也有棄嬰在里面。還記得有個小男孩,他好像是腿站不起來的,就在那個嬰兒床里自己玩,候車室工作人員會給他放點吃的,來往候車的人也都會給他放點錢或者吃的,我記得當時爸爸還逗他玩,他也看著我們笑,來來往往的人,就是不知道他的媽媽在哪里。那時的綠皮車座位是一整排的,說是坐三個人,其實能擠幾個是幾個。車上的行李架是那種欄桿式的,好像是鋁的,上面睡的是人,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上去的。過道也睡的有人,一腳下去不小心就踩到人身上的哪個部位了,座位底下亦是人。賣東西的推車也可以賣過期的食品,火車車窗也是可以打開的。 ?
? ?從蘭州坐火車到老家的一個小站下來,還有三十幾里路要走,爸爸要拿很多的東西,媽媽要抱著弟弟,我只能自己走,當時我還沒幾歲,就顛顛地跑著,跑不動了也想耍賴,可是也沒有人能抱我,然后爸媽就哄著騙著,我就繼續顛顛地跑著,三十幾里路我愣是自己跑回去了。我到現在個子沒長高,估計是那時候累的,想起來就耿耿于懷。再后來回老家,在那個小站下車,我們可以給四叔打電話,手搖的那種電話,四叔就會找車來接我們,終于解放了我的一雙腿。再后來,回老家也不用倒騰火車了,有汽車可以坐了,方便多了。
? ? ? ? 直到上大學我又開始不停地坐火車了,從第一次去上學到后來的每一次寒暑假回家的路途,都是在硬座車廂里度過的,每一次放假前幾個老鄉就開始張羅大家回家的事,好像那時候學校還給訂票的。可是往往是沒有坐票的,我們基本都是站著的。幾個人大包小包拎著,商量好了上去就先占領車廂連接處的一個地方,有扇門可以擋著,我們可以把行李放在那里,還可以坐在行李上,但是那樣的機會也很少,因為很多沒座位的人也都是這么想的,于是我們就站在過道里,廁所旁……困的不行的時候我站著也睡著了。可惡的還是那輛賣小吃的小推車,都沒地方下腳,還要給它來回地讓,當時恨得牙癢癢。就這樣過了四年。
? ? ?后來工作了,有條件了,就開始坐臥鋪了,第一次坐臥鋪的時候感嘆,這車廂的條件是好啊,可以躺著了,真舒服,多花點錢是好。回過頭想想那些站在擁擠的車廂里的情景,百感交集,更多的是佩服我們幾個老鄉的堅持,以后再不會受那樣的罪了。08年大雪的那一年,我在杭州,過年回家一票難求,通過各種途徑,輾轉買到一張從上海到蘭州的票,怎么從杭州到的上海我不記得了,當時上海站是一片混亂,擁擠不堪,轉了一大圈終于找到一個牌子寫著T116,于是就站在了那里,有幾個同車的,大家自然地聊了起來,直到開車前二十分鐘,我們按耐不住了,人群開始騷動,沒有人來指引,也不見工作人員,聽說往西北方向去的車次沒有晚點,慌亂中我們幾個開始找工作人員,終于見到了一個穿制服的,她說,“116在檢票啊,快開車了,你們跟我來”,然后帶我們走了vip通道,我們一路從電梯狂奔到站臺,車馬上就要開了,我已經沒有力氣把行李拖上去,就不要了吧,車廂口送親人的一位小伙子看見了“你趕緊上,我幫你”,說著把行李箱給我扔上去了,我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車已開動……如此狼狽的記憶。再后來回家,買不到火車票就買機票了。最牛的一次是,我們幾十個老鄉從溫州包機飛到蘭州,有位老鄉的富商朋友幫忙聯系的。
? ? ?有了動車高鐵之后,方便多了,不遠不近的地方都可以坐,速度快了,環境好了,我一直認為發明高鐵的這個人很了不起,城市與城市之間不再遙遠。坐了一次西安到南京的動車臥鋪,差不多有單人床那么寬,每張床都配有一個液晶電視,雖然我感覺像擺設,但那也是標配啊。環境是真好,可是躺下來我就頭暈,失眠,不知道是因為速度過快,還是因為同一隔間的那個熊孩子。他媽媽要帶妹妹睡,讓他跟爸爸睡,他死活不干,又哭又鬧,嘴里不停地叫著“不要爸爸,不要爸爸……”究竟是什么讓這個爸爸這么遭嫌棄,不得而知。那對父母脾氣是真好,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火,好言相勸沒起作用,后來就任他吵鬧,直到他自己累了。而我已沒有睡意了。
? ? ?速度快了,環境好了,價錢高了,更多在路上的人都愿意選擇高鐵,因為省時間。看行色匆匆的人群,大家都是在趕路,趕時間,又有誰去在意沿途的風景呢?這么多年在外,確實不易,回趟家更不易,無論多難,每一次回家的心情都是好的,坐在窗邊看著車外的風景,思緒飄飛。話說我很佩服那些在火車上睡覺還脫得只剩下短褲和背心的人(男的),哈哈。我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如果箱子允許估計我是要帶床單和被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