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睡覺了,媳婦發話:“哎,明早給煮兩個雞蛋。”“知道。”我心里一笑,又跟上一句:“還有土豆,也煮兩個不?”“一邊去。”
這話是有典故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媳婦過生日,慣例早起要吃煮雞蛋。雖然看看快奔五了,但一年年的、一個個生日也都是這么過的。
哦,也不能把話說得太滿,有一年就有些特別。
那還是她當姑娘的時候,尚未談婚論嫁。趕上一次過生日,丈母娘把這事兒忘了,一大早想起來了,哎呦,今個兒我閨女過生日,得煮兩個雞蛋啊,結果掀開裝雞蛋的葫蘆一看,一個都沒剩。咋辦呢?那個年代,個體經濟遠沒有今天這樣鋪天蓋地的,大早上的副食商店都還沒開門呢。急中生智,丈母娘去菜筐里翻出兩個土豆,上鍋蒸了。蒸煮好了,喊姑娘起床啊。孩子起來了,丈母娘就把兩個煮土豆給端上來了,“生日快樂!”
姑娘這個高興啊,過生日啊。可接過來一看,有些懵圈,媽,這怎么煮的土豆啊?這時候,丈母娘語重心長、不緊不慢地解釋道:孩子,過生日吃雞蛋為什么啊?因為雞蛋是圓的。圓滾滾的,意味著滾運(當地老話兒,即轉運),不巧咱家沒雞蛋了,那咱煮兩個土豆,也是圓的,寓意都一樣,都是美好的。
嗬,好家伙兒,瞧人家這思想工作做的。
結婚后,也是一次過生日,媳婦高興之余就把這事兒當笑話講了。那咱得繃緊階級斗爭這根弦啊,就憑咱這知識面、涉獵面,馬上就聽出了丈母娘的弦外之音,拿今天的話說,那叫一個恨嫁。什么叫土豆滾運呢,純粹是“土豆子搬家——滾球子”,早點嫁人得了吧。
哈哈,本故事笑談一枚,多少有些加工的成分在里面。只為了讀者能在冬日的霧霾天里,或多或少地露幾顆白牙。咧嘴一笑,嚇人一跳。
言歸正傳,那位看官問了,你媳婦啥時候的生日呀?嘿嘿,就這時候。所以,俺還得多啰嗦幾句。
媳婦屬羊,冬月出生。老話說什么屬羊的命不好,何況又是冬日里生的,北風煙雪的,連口嫩嫩的青草都吃不上。可俺媳婦說了,咱屬羊可不一樣,咱是城里的羊,圈養的羊,擋風遮雪有圈,草料充足有家,凍不著,餓不著,想吃草都不必自己出去找,想改善改善生活咱還有谷糠豆餅呢。嗯,佩服!字里行間的,無不洋溢著得意樂觀主義精神。
說歸說,笑歸笑,人家還真是命好。這四十多年走來,不愁吃,不愁穿的,是事兒不操心。小的不操心,老的不操心;家里不操心,家外不操心。一門心思都在吃喝玩樂上。打羽毛球,踢毽球,保齡球,打臺球,玩撲克,又打羽毛球,踢毽球……哎呀,不對,打住吧,這怎么跟一個循環似的呢。媳婦啊,俺還得苦口婆心地勸上一句:奔五的人了,長點心吧。
古人云,相由心生。俺媳婦看著著實年輕,不像俺,這張臉滄桑的,都快掃出二維碼了。所以有些時候就不愿意一起出席活動,知道的是原配,不了解的還以為這小子忒膽大了,這咋還帶著小三呢。
也有人好奇地打聽:你媳婦咋那年輕哩?看著像20多歲呢,有啥秘訣傳授一下?俺說,20多?大哥,你說的是公歲吧?年輕是年輕一些,也沒你說的那樣蝎虎啊。要秘訣是吧?有啊,告訴你八個字,“沒心沒肺,能吃能睡”。
俺說的是粗話,換句文縐縐的詞,那叫心胸寬闊,心態平和。您就說現在這生活節奏吧,那叫一個快字。可說回來,這“快”好嗎?我覺得不咋地。節奏一快,腳步就緊著搗騰,心臟就緊著撲騰,就焦慮,就躁狂,什么體格啊、精神啊,都容易出問題,年輕輕的,就有那IT男、打工妹,甚至是或大或小的土豪都過勞死了。仔細想想,您說,犯的著這樣嗎?咱過的是生活,是開心的生活,是有質量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活著,活成一部掙錢的機器。這里,弱弱地問上一句,您掙的錢留給誰花呢?
因此說,俺媳婦是值得俺學習的,她最突出的閃光點,就是這點。俺得幫她總結一下,拿當下最最時髦的、最最時尚的話說——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活得好。這才叫,活得有范兒。
媳婦,生日快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