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7-03-17燕子燕子原創
——這是燕子原創第43篇——
——1——
作為一個五年級孩子的母親,莫言的這段文字,毫無疑問戳中了我的要害,很疼。
孩子以前很喜歡踢足球,我以為這學期的430(學校的興趣班)他會毫無質疑地繼續選擇足球,但是他放棄了,他說一周兩次晚回家,他沒有時間做作業。
孩子喜歡下象棋,我去搶了個興趣班的優惠券,興高采烈地告訴兒子,兒子說媽媽我周一到周五要上學,星期六全天在補課 ,星期天要趕作業,我們什么時間去學下象棋呢?我竟然找不到理由反駁孩子。
是的,孩子周六全天都在補課,上午語文數學,下午外語,原打算好的星期天無論如何都要空出來,帶兒子出去透透氣,放放風,周五的時候鼓勵孩子,早早地把作業做完,周六補課一完,全家出動玩去,兒子說媽媽還是不去了吧,好多背誦沒有完成,作文也沒有寫。一說到溫泉,曾經孩子是兩眼放光,我竟然被拒絕了。
孩子班上組織了一次戶外拓展,家長和同學都玩得盡興,而且覺得受益匪淺,滿心歡喜期待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帶隊的家長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家長同學們,五年級下期了,馬上面臨小升初了,這毫無疑問是全班最后一次集體活動了,以后孩子的周末假期都會被各種補課占據了。大家悻悻然,又深感任重道遠。
名師堂的老師告訴我,全成都80%的孩子都在補課,如果我們是抱著讓孩子來多學點總是好事的心態,倒是大可放松,但是如果是沖著小升初的目的來的,那必將面對的是痛苦的一年,孩子和家長都痛苦, 沒有一個逃得過。
——2——
其實孩子之前是沒有報補習班的,我爸說的“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于是一到三年級周末兩天我們都帶著孩子在外面到處游蕩,逛逛博物館,轉轉書店,去下附近的景區,去聽聽有趣的沙龍,參加下有趣的游戲,嘗嘗各種美食,尋尋各種趣聞,總之帶著孩子到處走走看看,優哉游哉,孩子一想到周末準是滿心歡喜。
后來很無意的一次,干兒子的媽媽(干兒子和兒子同歲同年級不同校)在兒子四年級上期的期末考試后對我抱怨孩子期末成績沒有考好,語文英語100,數學竟然只有98,憂心忡忡,我羞于啟齒,我的孩子沒有一門滿分,還有一門86分!!
干親家對我數羅著各種名校,各種補習班,各種比賽,各種擇校規則,各種加分制度,我完全一無所知!!我覺得98分屬于特別優異的成績了,我竟然有些驚詫于她的憂心忡忡!她告訴我,她想讓兒子上嘉祥,嘉祥要求最高的就是數學。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我甚至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突然想起了,當初經濟也不算闊綽的他們放棄了離家很近的洪河小學,毅然決然地花了5萬的擇校費,給干兒子選了更遠的樹德。而兒子轉學過來,我覺得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就近的北新,只有一個理由就是近,我甚至沒有過多地打聽過半點關于這個學校更多的別的東西。
第一次我被驚嚇了!!?我突然覺得,同樣是母親,我是不是為孩子想得太少了??
抱著試探的心,我探訪了幾個補習班,老師們全部在搖頭:你這家長怎么做的,竟然孩子四年級了還沒有補過奧數,現在補有些晚了。
一瞬間,焦慮、愧疚,懊惱全部涌上心頭:是我以前關注太少了,老師您給想想辦法吧。
老師一臉死馬當活馬醫的表情,于是,孩子沒有了周末,只有語數外。
曾經我對那些分數控的父母最不屑一顧,但是當我的孩子終于也和別的孩子一樣坐進了補習班的教室的時候,我在不情不愿的同時,竟然有一種莫名的安心!!
我本來是希望孩子學學足球,孩子說他喜歡;
我還希望孩子至少把跆拳道練到黑段,強身健體還足以自衛;
再讓孩子學門樂器,我一直認為會樂器的人身上都有種自帶的優雅;
去給孩子上個演講班,能說會道可是自帶的武器,出了社會也不吃虧,
好多好多,就像我至今都沒有完成荒廢掉的夢想一樣多,但是我卻只選擇了給孩子補習語數外。
只有一個原因: 分數
一個目的:小升初,不花錢,不托關系擇個好校。
兒子說媽媽求求你別讓我周末去補課了,讓我周末睡個懶覺吧。
我一本正經板著臉:你知不知道小升初對你來說有多重要?
看著孩子默默地點頭,無奈,疲憊又孤獨的小身影,別過頭,我潸然淚下:
孩子啊,其實我TMD的也痛恨考試,痛恨之無止境的考試,曾經這個噩夢糾纏我那么多年,今天竟然輪到了你,我可憐的孩子!!
但是,不考又能如何???
兒子同學有一篇相關的作文,寫孩子對周末補習班的感受,孩子說他是被媽媽逼著去的,用了“痛不欲生”這個詞,很多家長笑了,我卻哭了。
——3——
班上年初開家長會的時候,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家長們為什么給孩子選擇補習班:
A 別的孩子都在學
B 能多學一點總是好事
C發現孩子的潛能。
其實作為成年人,沒有一個家長不知道C是正確選項,但是老師叫單選的家長舉手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家長敢理直氣壯地站起來做選擇,老師說可以做多選的時候,大家齊刷刷地勾了ABC。
其實我是一直認為我是屬于那種比較古怪小眾的一類人,我之前一直覺得孩子健康快樂,誠懇正直就是最大的財富,數學一百分如何?語文第一又怎么樣?還不如那些鋼琴過十級或者機器人比賽得了名次的孩子讓我歡喜。我喜歡那種出眾的孩子,但是在我眼中分數和出眾并非正關聯。
干親家的話刺激了我,也并非是我有攀比之心,而是我突然就覺得很心慌:我的原意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學,作為家長盡可能抽出時間陪著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眼下別的孩子都在努力地補習拿高分,努力地學奧數備考小升初,我的孩子只是基礎地跟著學校的課程走,他課余看的書,閑暇走的路,未必就能在這應試考試中體現出來,兩兩也并非正相關,成績上不去可怎么辦??
我突然開始懷疑我給兒子買了兩大箱《趣味科學》,帶兒子轉書店,逛博物館,看川劇,看魔術,跑步踢球等等是否都是在浪費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占用他小小大腦本來該拿來裝語數外的內存!!
干那些的時候孩子和我都是很開心的,但是我是否把孩子給帶偏了??
所有的人都在告訴我,男孩子如果進了一個很差的初中,就意味著一個很差勁的高中,就意味一個很差勁的大學,就意味著一個一步比一步后退的起點,最后一個灰暗的人生,至少在踏入社會起初,就和別的孩子站在了不一樣的高度!!!
我終于也快樂不起來,我也開始憂心忡忡!!
——4——
無法隨心所欲地給孩子變換買學區房,孩子也沒有丁俊暉的天賦,沒有鄭淵潔的底氣,沒有王思聰的爹,毫無疑問,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考試仍然還是通向更高社會階層稍微公平的一條通道。
但是,考試的唯一標準就是成績,雖然理論上來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是如果我堅持走不平常路,我有把握帶孩子獨自闖過未知的險山惡水么?如若我們終究闖不出去,孩子以后咋辦?是否會怨恨于我?
很顯然,我今天能夠從那個小縣城走出來,坐在在霓虹閃爍的大城市敲打這些文字,當初我選擇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特別羨慕會一門樂器的女孩子,會主持的女孩子,舞蹈跳得好的女孩子,但是,當初家里條件不允許,我一無所長,我選擇了學習,所幸成績還將就。寒門的孩子,通過層層升學考試,我守住了成都這個地兒,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偏大概率就會往更高更好的地兒去,而不會去重復走我當初走過的路。
通過考試,我從一個小縣城走到了成都,孩子的爸爸從一個小山村走到了成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們的使命都是通過考試達成的。
在使命面前,貌似快樂并不重要,而把完成使命當成樂趣,或許并未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天生或者就普遍具有的能力。
我承認,每個年齡階段就該做每個階段該做的事,孩子該讀書的時候就是該讀書,但是孩子也是該玩耍的年紀,為什么竟然沒有時間玩耍?為什么分數要成了孩子唯一的標尺,決定他有沒有權利選擇更好的學校,享受更好的教育,為什么分數高的孩子就一定是優秀的孩子??
干兒子是個很優秀的孩子,英語意外考砸,考了88分,11歲的孩子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默默地把課本拿出來啃了一個星期,這種懂事如何讓人不痛恨這分數為王的制度!!一個僅僅11歲的孩子,內心成熟到如此!!!
奧巴馬的演講我看了好多遍,他說孩子為什么要讀書,讀書就是一個發現孩子潛能,開發孩子天賦的過程,美國的前途全靠這些孩子。但是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活在考試, 擇校,活在分數的淫威之下,哪里有時間去注意樹上掉下來的蘋果,去思考十萬個為什么??學校需要的是遵規蹈矩的孩子,不越界的孩子!!需要的是考試機器!!
道理我們家長是懂的,但是孩子越到高段越覺得無可奈何,現實我們是不滿的,但是越到后來我們越容易舉手投降。沒有父母不想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孩子的家長,我終究還是選擇了妥協,滿心都是孩子的小升初,膽戰心驚,生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家長私下也經常提醒,男孩子啊,哪怕是砸鍋賣鐵都一定得讓孩子進所好的初中,否則后悔一輩子,我如坐針氈!!
誠惶誠恐!!
孩子十一歲了,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把孩子的學習置頂過,優先順序高于家里一切!!
——5——
我想起了我們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小升初,沒有擇校,和兒子一般大的時候,我們上山偷桃,下河摸魚,然后成群結隊地在操場上丟沙包,捉迷藏,那個時候的我們很快樂。
我的孩子雖然現在吃得比我們當初好,穿得比我們當初貴,但是每天就是上學放學,然后做作業,周末補課,所有和成績相關的努力都被贊譽為好孩子,所有和成績無關的都叫不務正業。他們明顯優越,但是卻也明顯無甚歡樂,兒子說班上最喜歡討論的就是各種電子游戲,回家偷父母的手機玩,被逮著了,還免不了一頓揍!!
我想起了我們7,8歲的時候,已經會做全家人的飯,會幫父母干各種活,會每天一個人沿著全部是大貨車來來往往的公路騎半個小時的自行車去上學,很多同學還得幫父母帶弟弟妹妹,我們的孩子現在很多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上學還需要接送,我的兒子十一歲獨立做了人生第一頓飯,很簡單的兩個菜,我還很欣喜地在朋友圈炫耀,贏得了朋友圈幾十個點贊,覺得這孩子太懂事能干了,虛榮心滿足后,冷靜下來,竟然滿是唏噓:應試教育,給我們絕大部分家庭如此多高分低能的巨嬰!!
二胎政策出來了,媽媽說農村現在新婚登記就得交5千塊錢的押金,生了二胎才能退,城市里卻很多家庭都拒絕二胎,或者很多家庭像我們現在一樣,覺得再要個孩子總是好的,但是一個孩子都不堪重負,如何敢要兩個?農村沒有學區房,沒有高昂的補課費,沒有擇校,學校幾乎沒有等級劃分,但是咱們是大城市,很悲催,我們有各種等級,各種選擇,選擇多的代價就是金錢,精力,甚至還不可得!!
每次回小縣城,覺得那里的孩子真的比城里孩子幸福很多。小學就那一所,讀完初中也就那所,然后高中就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職業高中,你會發現沒有選擇其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城市套路深,我想帶著孩子回農村,呵呵~
——6——
其實不是我們家長不明理,不是我們不懂得贊美靈魂和自由,不是我們不懂得保護孩子的天性,不是我們不想讓孩子快樂,我們是TMD敗給了這制度:小升初,初升高,然后成績決定進什么等級的大學!!!
擇校,選校像把利劍懸在家長和孩子的頭頂,鋒利又價格高昂!!
成年人知道掙扎是無用的,所以狠著心用家長的權威,苦口婆心當著制度的幫兇!!
其實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有玩耍的天性,所以孩子不快樂,家長也始終神傷為什么孩子還是不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再努力一點,用心一點,也不快樂。兩代血緣至親,無條件地彼此深愛,卻始終無法讓彼此快樂,多么讓人困惑!!
漸漸
我們的孩子沒有了愛好
我們的孩子沒有了樂趣
我們的孩子沒有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沒有了少年
他們只有語數外
他們只有分數!!!
我們的孩子把他們該有的快樂,和他們年齡階段該有的單純都祭奠給了分數
可怕的應試教育!!!
可惡的應試教育!!!
。
。
。
請聽聽一個孩子家長泣血的呼喊:
支持莫言提案,
將9年義務教育改為12年義務教育,
取消小升初,
初升高考試,
取消大學等級!!
請還我們孩子自由!!
還我們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堅決支持莫言提案!!!!
希望深有同感的家長轉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