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聽到了李宗盛的《晚婚》,單曲循環了好幾遍,他的歌曲總像在訴說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那日,小C在群里說:我要結婚了,瞬間把大家炸了出來,驚訝中都為她感到高興,本以為她不是最早的一個,如今找到了疼她,愛他,守護她的Mr.Right,收獲著滿滿的幸福,真為她開心。在感情中,小C一直是真心真誠,愿意讓步妥協的那一方,每次傷心難過之后都會主動示好,她的一些付出我們都看在眼里,好在,幸福不會缺席,終于找到了這個人。
每次被人問到年紀,都會自動地被列入晚婚行列。晚婚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我始終認為,絕大多數的人并不想如此,“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不會逃避,會很認真”,但往往不是認真就可以解決問題。尋尋覓覓中,等一個心靈契合的人不容易,找一個人將就更需要勇氣。
“這讓我想到曾經認識的一個男生,說喜歡你,但又沒有實際行動”,有人這樣告訴我。是的,曾經的喜歡很簡單,只要喜歡就好,沒有理由,現在,卻很難說“喜歡”。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喜歡,不容易。
“戀愛幾年,她把他從一個屌絲變成一個型男,兩人一起輔修第二專業,男生越來越優秀,我們大家都看好的美好結局因為異地結束了”
“現在,男生結婚了,女生斷斷續續相親過一些人,但至今沒有定下來”
“她是一所好學校吧,只是放棄了男生,為別人做了嫁衣,應該比較后悔,后面見過的人肯定有對比的”
從小Y那里聽到了這段真人真事。沒有對比,就不會失望,沒有選擇,就不會彷徨。
過了最純真的歲月,以為接下來選擇的時間會很長,也相信,還會遇到一些人,但是不是更好,就另當別論了。
或許,每一個晚婚的人都有著自己堅守的等待,都有著彷徨的故事。
因為堅持,因為不放棄,都值得被傾聽和尊重。
雖然喜歡不易,但仍要相信心的感應和指引。
因為,
喜歡,是一種本能。
哪怕,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