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碎片化時間讀完了《尼桑的職場》,覺得應該為作者的高情商、高智商點贊。
尼桑用直白卻畫面感很強的語言描述了自己IT行業14年職場的點點滴滴。從一個初入行的二胎媽媽到持續得到認可,成為技術和管理以及人際關系方面都得到認可的人,每一步看似走的輕松,實際上所有的成功都并非一蹴而就的,背后的努力也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這是一部尼桑的職場回憶錄,也是IT行業從泡沫到鼎盛,再到走下坡路的一部歷史變革書籍,更是一個大公司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人事變革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的教科書。
這是一本值得所有職場人員尤其適合從事技術性行業和IT行業人士仔細閱讀的職場成長書籍,雖然她說的那些程序,那些語音我們并非都懂,但是她所經歷的種種職場問題我們都能夠感同身受。
全書采用故事的形式描寫,讀起來不累還環環相扣,讓人開始了就不忍心放下,讀這本書就像看一部電視劇,作者帶著我們去了解那些我們不曾接觸過的外國公司企業文化,帶我們去用另一種思維看待那些習以為常的習慣。
如果評價一本書的標準是影響力和獲得多少獎項,那么這本書確實夠不上,可是如果評價一本好書的標準是能讀下去,又能了解到自己不曾了解到的世界,同時還能學到一些有用的啟發,用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和工作的話,這確實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總有那么一些書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地方閃閃發光,對我們這些普通人默默的產生著影響。
細數尼桑的職場經歷,有著初入行的迷茫,被排擠時的氣憤,首次委以重任時的不知所措,做錯事時候的緊張和持續晉升時的春風得意,被暗算和被利用時的難過,以及受夾板氣時的左右為難。但是每一次似乎她都能逢兇化吉,給出一份滿意的答案,這與她的智慧分不開,與她前瞻性的思維及通達霍然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系。
同為在職場經歷很多年的我來說,從尼桑的身上真的學會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寫在這里用來鞭策自己,如果你有幸看見,希望你能夠喜歡。
在職場中總要為某些決定付出一些代價
尼桑作為一個擁有高學歷也有多年產品管理經驗的人才,她明白自己所在的行業和領域,已經到了極限,再努力也不會有什么成就了,于是她決定放棄那看起來很誘人的薪水進行轉行。
任何一個人一旦轉行都將面臨一切從頭來過,職位低,工資低。
尼桑選擇二胎懷孕期間轉行,用這個特殊時期去干最基礎的工作,拿微薄的薪水。在國外,公司對于女員工沒有任何偏見和歧視,即便知道她懷孕了依然錄用她,讓她休產假,給她保留職位,等她回來,這在中國職場是絕對不存在的,凡事兩年內有懷孕可能的人,人事都會慎重考慮,更何況已經懷孕。
書中有一個細節,當人事給出尼桑薪水時,尼桑沒有做任何考慮就答應了。她的上司說這薪水可比你以前的低很多,你愿意,尼桑說道,我現在是一個初學者 薪水低是應該的,但我相信薪水會隨著技能的提升而增加。
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必然要犧牲一些東西,在這上面,尼桑非常豁達,光這一點,大概很多人就比不上吧!
每一個領導都是從初學者成長起來的
尼桑修完產假重返職場,趕緊十足,但是因為能力太強而造排擠,此時她沒有忍氣吞聲,沒有抱怨,而是自己想辦法要求調到其他部門。
誤打誤撞,尼桑進的公司所開發的軟件被一家大公司看上了,對這個公司進行了收購,很快便參加了公司的年會,在年會上,她親眼目睹了公司給十年元老發定制版勞力士手表。
大公司的大手筆和相對公平的晉升制度讓尼桑信心滿滿,哪怕為了那玫定制版的勞力士手表,她都要好好努力。
后來的很多年,她也確實在任何工作上都積極發揮主管能動性,遇見困難從不退縮,想辦法,找思路,選擇最優方案,她的這些品質猛一看沒有什么特別,但是日積月累就會收獲不一樣的自己,也得到了數位領導的認可。
她也和所有新人一樣,在領導讓她獨自負責項目,讓她代替領導參加各種會議的時候,她也會緊張和退縮,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但是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從陌生到熟悉,從緊張拘謹到落落大方,直至最后變成培訓專家。
這也給職場新人們提醒到,沒有人那么在意你到底講的好不好,重要的是你要敢講,任何一項技能經過無數次的訓練后都會變的得心應手。
職場不是學校,沒有人會手把手的教你,只能自己不斷的試錯,不停的摸索。
要學會跳出盒子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總是被條條框框束縛,被各種固有認知和刻板印象所左右,感覺很多問題似乎是無解的,實際上如果我們能跳出固有的思維去考慮問題 也許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尼桑曾遇到一個客戶,反應軟件不好用,研發部修改了很多版本對方仍然不滿意。
于是尼桑出馬,首先她和研發部的工作人員一樣要求進入對方的實驗室看哪里不好,遭對方拒絕,這時研發部就不知道怎辦辦了。
但是尼桑提出既然我們不能進你們實驗室 那么讓你們技術人員出來給我們演示,果然通過這個辦法解決了問題。
還有一件事,也是一家公司反應裝上程序后總是死機,負責程序的人員修改了很多程序研究了各種漏洞都無果,這個棘手的問題又交給了尼桑。
尼桑仔細查看日志,尋找規律發現每到晚上十二點多就會出現重啟的現象。
于是她去了對方的公司在機房查看,原來每次半夜十二點多就有一個保潔人員進機房打掃衛生,拔掉電源插上它的吸塵器。
很多事情,我們總是被表象所蒙蔽,以經驗去判斷,可實際上如果能跳出固有思維,反而更容易找到解決辦法。
不參加公司的任何政治斗爭
辦公室難免會有一些政治斗爭,拉幫結派,產生一些小團體。
風水輪流轉 ,有人得勢有人失勢,一不小心站錯隊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尼桑的做做法是遠離任何政治斗爭,專心鉆研業務,在前領導拉龍她共同斗現領導的時候,她不僅沒有聽反而勸服前領導放棄無意義的爭斗。
和不講道理的豬在泥坑里斗爭,雙方弄的滿身是泥,可是只有豬自己才喜歡。
這比喻太貼切了,無意義的爭斗兩敗俱傷,有哪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收獲肯定比斗爭來的多。
不能因為孩子完全放棄自己,也不能因為工作放棄了孩子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尼桑家庭事業都要兼顧難免會力不從心,二胎五個月時,她便找住家保姆照顧孩子直到上幼兒園。
因為放棄了陪伴孩子的時光,她才得以在職場上迅速發展,但是當有個更高的職位需要長期出差不能時時陪伴孩子時,雖然她丈夫支持她,但是最終她還是放棄了,愿意在目前的崗位上繼續奉獻。
職場媽媽的苦惱就是工作和家庭無法平衡,尼桑的做法時,二者相比取起輕。
她曾經無數次的抱著孩子參加公司會議,但是最終為了孩子還是放棄了晉升的機會,因為她明白孩子關鍵的教育期她是不能錯過的,錯過了就再難彌補。
尼桑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職場女性,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升職加薪 ,變成專家,變成中層管理者,變成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她所經歷的14年職場換了15領導,經歷了三次大裁員,但是就連她上司被裁掉了,她也安然無恙。這需要的不僅是精尖的專業技術還有審時度勢的才干以及持續學習和輸出能力。
沒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沒有一個職業或公司是長久的,尼桑教會了我們普通人如何靠自己從一個小白變成專家,也帶領我們領略了一個職場女性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