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說我自己的故事。
五歲時開始扭秧歌,從此熱愛肢體語言,即使是到別人家做客,我也要先扭上一段,算是自我熱烈歡迎。
上學后,每到節日里有演出,我都是毫不猶豫地舉手參加表演。
當然,在學校不能扭秧歌是跳舞,而跳舞就是照著老師教的動作,跟著音樂比劃就算是跳舞了。
也許是我真有跳舞天賦,隨便比劃也能惹來嘖嘖稱贊,在我生活的小鎮子里,大人們預言這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
我也以為我有出息,當時的夢想就是跳舞了。可是,夢想在我十二歲那年,被我親自扼殺了。
十二歲就是小少女了,愛美也懂得欣賞美了。有一天照鏡子,是那種菱形方鏡,我至今還記得。
鏡子里的小少女,臉上竟然有一道褐色的疤痕,像一條蜈蚣那樣趴在鼻梁處,我當時就想鉆地縫了,媽呀,這幅容顏怎么能跳舞呢。
劇情在此回放,小時候受過傷,在臉上留下疤痕。
那以后,即使是老師親自邀請,我也不肯上舞臺了。我已經長大了,我有自知之明了,這副嘴臉怎配跳舞呢,打掃舞臺還差不多。我為此前不知羞恥地上臺跳舞,悔得想跳河。
自卑趁機而入,我深陷其中,此后再也沒有跳過舞,更別提登臺了。
再后來我長大了,那道疤痕也漸漸長平了,但我卻再也不會跳舞了,我連《小蘋果》都不會。
所謂的自知之明,讓我遠離了夢想,所謂的自知之明,讓我變得更加自卑,于是,在自知之明的自我約束中,我變得低俗平庸以至一事無成。
(2)
你這么有自知之明,活該你一事無成。小諾是我的好朋友,常常毫不客氣地打擊我。
自知之明是什么鬼呀,如果有自知之明,我可能還在擺地攤呢。
是的,如果有自知之明,小諾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小諾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初中畢業就被綴學了,父母不肯再出錢供她。雖然她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夢想有一天當作家。
也不拿鏡子照照,自己是什么德性,當作家,做夢去吧。
小諾的父母沒文化,說不出來”自知之明“這個詞,但意思是一樣一樣的。
小諾是真有自知之明呀,她知道家里靠不上,只能靠自己。每天擺地攤賣襪子,利用一切時間讀書,襪子沒賣出多少雙,書卻讀了好多本,都是從圖書館里借的。同行們嘲笑她,她父母也生氣呀,有一次跑到地攤前,直接就把書撕碎了。
小諾氣炸了,直接就離家出走了。后來,小諾一邊打工一邊嘗試寫作,再然后就出版了幾本勵志書。
“我的自知之明就是,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是草根十八代,要實現夢想,只有不停地努力。”小諾輕輕攪動著咖啡說。
心理學家說:自知之明的人分兩種,有人在自知之明面前停步,即為不努力找到理由,也間接驗證了自己的無能。有人明明知道自己的短板,明明知道不可為,卻還努力而為之,這就是打臉版的“自知之明,”別人越認為你不行,你越要證明給他們看。
(3)
前段時間看了一季《極限挑戰》,結果我被黃渤圈粉了,這個丑男人太有魅力了。于是,我放棄休息時間,將黃渤的前半生扒了個底朝天,估計狗仔們也沒有我敬業。
少年時代,黃渤就喜歡表演,唱歌跳舞樣樣拿手,還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曾經還去歌廳駐唱,只是他的長相太有特色了。閉著眼睛聽他的歌,那就是天籟之音,睜著眼睛聽他的歌,那就是說唱小品。
因為容顏低得太離譜,經常被吐槽。所以,黃渤也有自知之明呀,人家只是唱歌跳舞,當個舞蹈教練啥的,盡量不往臺上站。
后來有朋友拍電影,請他臨時客串了一個人物,結果那部電影竟然獲獎了。當時就刺激黃渤了,由我參與出演的電影都能獲獎,看來顏值高低并不能決定一切,而是拼的實力呀。
黃渤很沖動地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了,但在選專業的時候,他還是選了配音專業,為毛選配音專業你懂的。
雖然有自知之明,但黃渤也不想放棄表演的夢想。他小心翼翼地出演了諸多小配角,最長時的臺詞只有十二個字呀。只所以小心是怕嚇到寶寶們,他亦步亦趨地努力著。然后,他就成功了,再然后就獲大獎了。
黃渤也有自知之明,但是人家卻沒放棄呀,而是一步步登上人生最高峰,秒殺所有高顏值的男神。
許多懷有自知之明的人,會在心里習慣性地對自己說,放棄吧,你不行的,你要有自知之明,從而給自己不努力找了一個很體面的臺階。在自知之明面前,如果努力還有希望,如果放棄,那么連希望也就沒有了。
(4)
生活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你想當模特,算了吧,就你那短粗胖的身材,有點自知之明吧。
你想當歌唱家,算了吧,就你破鑼嗓子別把狼招來,有點自知之明吧。
你想去北上廣打拼,算了吧,就你那點初中水平,有點自知之明吧。
而被反駁的人,在自知之明的打擊下,雞啄米般點頭,極其認可別人的評價。
你這么有自知之明,活該你一事無成。
既然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哪里不足,所要做的就是針對不足而努力,而不是在不足面前退縮放棄,甚至連嘗試也不肯做。
每個人的人生有許多機會,每個人都有自知之明,有人面對機遇,明知努力也不一定有希望,卻還是不放手,最后卻成功了。
有人本來有夢想和追求,卻在自知之明面前止住腳步,心里嘀咕著,是不自量力地前行,還是乖乖地呆在原地不動呢。心里沒底,左右權衡之后,所謂的自知之明占了上風,然后對自己說,算了,反正也不行,努力也是白搭,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從此不再追求夢想。
所謂的自知之明,不只是懶惰的借口,也是放任的一種托詞,別拿自知之明粉飾自己了,努力打拼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