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的人兒又來寫總結了。因為再不寫就要變成冬季總結了
10月-11月,是低產的日子。所發文章共8篇,如下:
4、十五年前的眼神
7、福利:)豆瓣關注100000+一代人的青春符號: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最新力作
這中間有一段回家的時間,因為沒有網絡而推送的是文字+圖片。我個人其實還挺喜歡這段時間寫的,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歷史消息中查看。點擊自定義菜單中的“加油站”即可查閱。
閱讀量最高的文章是:“鏡頭靠近我,讓前男友的老婆看看我有多漂亮”,這是一篇無心之作,我也無意去評判事件的女主角是對是錯,不過是剛好借著周董的這一演唱會花絮,想起了中學時看過的零星偶像劇,不想這一熱點讓文章的閱讀量攀升了。熱點呀,你真讓人又愛又恨。
文章發出后,收到一位讀者的評論:
大概意思是說,現實教育了我們,只要有利益在,什么都可以成為一場有關于金錢的盛宴。
我看到這句話,還是有點震動的。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現實教育我們的是,只有像杰倫這樣認真工作、始終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的人,才能成為讓我們矚目的人,才會成為別人希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的那一陣風。但風是自由的,風箏失去了風,卻會掉下來。
11月的社交媒體上,熱點一個甚于一個。看得越多,越讓人覺得世事繁雜。各類文章競相刷屏各領風騷,在需要討論紙媒衰落和新媒體崛起的今天,同一個事件,不看個十來二十篇文章,基本是很難全面了解了。
熱點這么多,我在做什么呢?我在看各家媒體的評論文章、報道,要不怎么說人家是自媒體,而我就是自媒體中的那個“自”。
認真審視自己寫的每一篇文章,在一個標準上,它們都可以更好。但是,該往哪個方向去呢,答案仍是未知的。公眾號《槽邊往事》近期的一篇文章,講為什么很多人會把影評寫成了劇透,提到了作者個人的創作風格之一:盡量用自己的話說清楚事情,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初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是很親切,因為好的語文老師就會這么教學生。雖然事實上,為了應付考試,很多老師都讓學生背誦過作文,起碼會摘抄一些名人名言、成語、優美語段,要求盡量在作文中使用。
若說我沒有在寫作的時候運用過其中的一些,那是騙人的,只是大多數時候,我還是把摘抄當成練習書寫的機會。倒沒有思考過為什么,只是盡量把話說清楚,雖然有時候很啰嗦,如同現在。
每隔一段時間對寫作的成果作一個總結,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體會的。現在我的體會是,要多看書,要手寫,要全神貫注。
希望接下來可以寫得更好。
還有,爭取多看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