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堅持,是寫作路上最大的坑,前段時間我華麗麗的掉進了坑里。
9天停更!
在這過去的幾天時間,我并未真正放棄。
畢竟,說好的寫到年底的。
那么,這些天我都做了什么?
反省:拒絕自嗨
文章日更加上嚴重的不自律,導致我的文章質量實在不敢恭維,后期甚至有應付的嫌疑。
持續的個位數閱讀量也無法打擊我這過度自嗨的好心態。
直到有個朋友指著我的鼻子說:你的文章太應付了。
這句話醍醐灌頂般讓我意識到:
寫作,我需要做些改變!
改變:創作我的創作
簡書是我很早就知道的APP,然而真正開始關注是因為看到里面的一篇文章,文章介紹作者如何一年內成為簡書簽約作者,如何用8個月完成1年工作目標,過著令人羨慕的自律生活。
于是,開始關注簡書,如饑似渴的汲取大家寫作、讀書、學習、自律等各方面的經驗。
于此同時,我也開始檢討自己的寫作生涯。
第一不夠自律
寫文章需要大量整塊的時間,而有了空余時間我通常更愿意刷微博、朋友圈、B站……,顯然不自律是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第二輸入不足
寫作是一種輸出,如果輸入不夠,就無法寫出有思想的文章,雖然我自譽為是讀書比較多的人,但仔細分析每天讀書時長總共也不過40分鐘,相比動輒一年200本的讀書量,我的閱讀量實在不值一提。
第三不考慮讀者
過去我的思想就是寫我所寫,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結果寫出來都是流水賬,對讀者毫無意義。而且長期以往對提升個人寫作水平也沒有任何幫助。
第四沒有明確的寫作方向
之前制定的寫作方向不清晰,導致我經常出現不知道寫什么的情況。通過簡書的分類,我嘗試整理了幾個感興趣的方向,這樣在構思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思路。
第五不具備個人觀點
文章重要的是有特性,人云亦云的文章無法引起讀者,因此寫文章首先要確定一個具有個人特征的主題。
第六學會學習寫作
模仿是最好的方式。初期學習首先要學會模仿,嘗試在自己關注的幾個板塊中分析文章的框架結構,這樣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就會“有章可循”。
第七找到圈子
人是社會性動物,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容易讓自己進步。我嘗試將以前的文章整理發布在簡書上,并提交到我關注的幾個欄目中,雖然文章閱讀量不高,但也獲得了一些反饋,讓我在努力寫作的路上不再孤單。
堅持:沒有放棄這回事
曾經,我試圖給自己找了幾個放棄寫作的理由,但都沒能徹底說服自己。
寫作雖然還沒有給我帶來直接的滿足感,但從側面增加了我個人的自律能力,增加了我的閱讀量,改變我做人做事的心態,更重要的是通過寫作緩解了我容易焦慮的內心。
寫作,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