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簡書每天寫反思日記已經堅持46天了,漸漸習慣這樣的模式,一到寫作的時候我可以滔滔不絕,不知不覺寫出上千的文字。
前幾天,因為學習洋蔥閱讀法,小六布置了一項寫作作業,我用同樣的思路洋洋灑灑寫了兩千多字,滿心歡喜的以為這篇文章會很不錯。當我把文章發布在簡書上供小伙伴們閱讀的時候,才知道現實并非如此。
我的小伙伴簡單直接的指出了我寫作上的問題,正因為我寫多了反思日記這種記流水賬形式的文章,想到什么寫什么,導致我寫出的其他文章也缺乏結構和深度。
我這才知道,我一直把自己困在了舒適區里。
《刻意練習》中講到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必須跳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而且要不斷進行反饋。小六在上課的時候也有說過,要經常跳出舒適區,每天給自己增加一點難度,讓自己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感覺,這樣才會不斷進步。
我在舒適區里待得太久了,而且由于反思日記只有自己在看,沒有任何反饋,導致我遲遲沒有發現問題,寫作能力沒有任何提高。因此一個人走得很慢,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遠。
今天我大膽跳出之前的寫作模式,慢慢探索新的寫作風格和方法,我像一個寫作小白,不斷學習,不斷精進。首先給自己定制了一個寫作計劃。
1、根據我給洋蔥閱讀法畫的視覺筆記,把每堂課程重新學習一遍,輸出成七篇學習文章。其中要有中心思想,有總結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和亮點。
以下是我的部分視覺筆記,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續關注我的文章,如果能提出你們的觀點與建議那就太好了。
2、因為才學完洋蔥閱讀法,所以打算應用閱讀的方法進行大量閱讀,然后用之前視覺筆記的風格畫出相應的視覺筆記,最后在簡書上輸出讀書筆記。
書單如下,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持續關注。
3、刻意練習了一定寫作能力后,修改之前那篇洋蔥閱讀法的作業:如何高效閱讀。爭取改掉流水賬的形式,寫出有深度的結構和內容。
七月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應用閱讀,專注寫作,精進視覺筆記。爭取寫出十五篇有價值有深度的文章,在以后的時間里不斷學習,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