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禪心
昨天,跟一位剛認識不久的姐姐聊天,當時我們談到了宗教信仰的話題上。
她說,婆婆一家信奉基督。
心里有些驚訝,原來小城這里也是有宗教的呢。想起來,那時候在邊境工作,朋友是信奉基督的信徒,每周的周末都會跟其他本地的基督信徒一起聚聚,解讀圣經、唱圣經故事……這樣的場合,朋友曾經帶我一起去過幾次,看著他們圍在一起唱歌,聊天,
心里說不出什么感覺,不排斥,也提不起興趣來。
后來,一次偶然間,遇到了蓉蓉,突然對她的空間里的一些文字非常感興趣,特別是關于佛系的,之后還認識了明和師兄和慕凌居士,在他們的空間里,我感受到了濃厚的佛學氣息。帶著一顆忐忑的心,開始跟他們學習打坐、念經書、抄寫經文……浮躁的心,也在這一步一步里慢慢靜下來。那時候,其實我什么都不懂,心經是什么,抄經又有什么樣的意義,隨喜又是什么意思,回向又如何做……很多意思,都是在他們的空間里學到的。
手上戴的鳳眼菩提佛珠,是無意中相中的,當時看到木魚空間里發了說說,點開一看,就深深的被它迷上,立馬聯系木魚把它請購了。回來后,有朋友問我,為何戴這么大顆的珠子,難道是因為手大么?我哭笑不得,手大是硬傷呢!
其實也有看過很多師兄佩戴佛珠,她們都喜歡小巧玲瓏的珠子,我倒是喜歡大些的,沒什么原因,就是一眼喜歡,滿心歡喜了。
記得有一次,總是找不到我那鳳眼菩提,一連找了幾日,都找尋不到,心想,可能是出去時掉哪了,心下感到難過不已,自請回來,就每天都盤著,哪怕是不方便,都要放在口袋里,誰想到會丟失呢!
失落了幾天,心里想想,許是自己與它緣分盡了,心中盡管不舍,也還是罷了,心里希望著那撿到它的人會好好收著。誰知,隔天,竟在床上顯眼處再次看到了它,激動得不能自已。
我不是迷信的人,只相信因果報應。
我們活著,該善待身邊的一切人、事、物,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兒,時間久遠,都會返回到你的生活里,所以,我們要帶著一顆慈悲心去做善事!
母親是個慈悲的女子,她這一生,對人和善,所有的福報都回向在了生活中,以及兒女身上,這是我所能感受到的。
我這半生,沒有大起大落的事兒,很多都是平平淡淡,順順利利的,我想,這應該是歸于我父母的用心教導,讓我前行于正路上,也歸于我父母的慈悲心,讓我感受到了慈悲為懷有多重要。
后記:今天有些隨心所欲,想說什么便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