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騰訊網絡的忠實擁護者,你會發現QQ空間還有微信好友圈出現泥沙俱下的神奇段子,叫做心靈雞湯。而且種類繁多。比如說某某成功人士對年輕人的幾大忠告,一個又一個疑惑青年找禪師解惑然后禪師微微一笑說出幾句超然外物的禪語,還有那些神話寓言故事也在投射著世間縱不易,我仍為夢生的智慧。
?剩下的就是讀者的反應了。有的人看到這些也許會秒贊并轉發,為之振奮恨不得馬上去實現夢想拯救世界。同時還會有人對之嗤之以鼻,切,又是無腦雞湯,不如給我來碗心靈砒霜提神醒腦。其實也對,負能量的人要是來點反雞湯或許會負負得正。
?所以說眾口難調,雞湯也要因人而宜。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需要一些雞湯(或勵志、或思考、或名人名言,形式不同),這個階段有表達欲,卻還沒有想清楚,需要別人替你表達,這也是雞湯之所以流傳甚廣的原因。
?畢竟年輕人東奔西走卻還是迷茫,突然有碗雞湯讓人覺得好像醍醐灌頂,于是開始比葫蘆畫瓢,有的人幸運地成功了。后輩們就會當之目標信仰并堅信即使先天不足但后天努力還是會創造奇跡,所以在雞湯的灌加下,那些尚未成功的人有的成了“癮君子”,每天加大劑量,霸屏好友圈。有的人干脆破罐破摔,變成了“黑粉”,看見雞湯就抵制,研制出心靈砒霜清理正能量。成為網絡社交軟件的新寵兒。
其實反雞湯的人偶爾也要試著改變一下心態,至少舒服點。喝完雞湯,你該學習接著學習,既然雞湯之類受到追捧,必有它可取之處,畢竟陽光向上的心態是沒錯的。你心中所謂眼前的茍且,到不了的遠方還有讀不懂的詩只是暫時的,這么極端地反對,和一味信取是一樣的性質。
那些崇尚雞湯的人,也不要過于沉迷。雞湯本身沒錯,奉之為神明雞湯上癮就不可取了,畢竟一個人的成功除去堅持,刻苦之類條件還有好多非客觀因素,畢竟語重心長的李嘉誠或喋喋不休的俞敏洪也不是靠終日喝雞湯成功的。而且王健林都說要先定一個小目標。
也許當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讀的書夠多、看過更多的世界等等的時候(我們稱之為閱歷),我們可能就會去看一些真正可以獲得干貨的東西,就不需要這些雞湯了。
來日方長,別著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