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最大的騙子——時間
? ? ? 1962年,米歇爾用洞穴實驗證明,視覺對于外界光線的感應能夠幫助我們維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但如果用光線照射我們的雙眼,大腦便會由此“上當”,從而加速或者減緩我們生理時鐘的運轉。 所以,如果沒有任何能夠顯示時間的東西,僅憑著自己的感官和生理反應去判斷時間的流逝,時間是會騙人的。
NO.2:幸運的人一直幸運
? ? ? 人的幸運或者不幸,并不是上帝在天空中決定并安排好的,實際上一個人的運氣好壞是由這個人的行為和思想所決定的。幸運的人通常樂觀積極,活力四射,這樣讓他們對未知的恐懼低于閾值,因而更容易接受新的挑戰,更容易抓住新的機遇。而那些不幸的人則相反,他們多半性格孤僻,反應也不夠敏捷。他們的情感關注點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身上,因此對他們而言,“未知”便是最大的恐懼和不安,處于恐懼中時,他們便會與大好的機會擦肩而過。
NO.3:孩子的謊言
? ? ?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不會撒謊是因為心性單純”,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孩子的單純,便意味著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明辨是非,好與壞,對與錯,在他們的頭腦中沒有來自個體的獨立判斷方式。孩子其實更容易說謊,因為他們沒有去判斷自己說謊這個行為的好壞。
? ? NO.4:成年人的謊言
? ? ? 有結果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在每天的談話中,有三分之一的內容帶有欺騙的形式。那些自我監控能力強的人,傾向于讓面對自己的人,看到自己在畫一個圓,目的是讓別人認為他是什么樣的人。相反,那些自我監控能力弱的人,則傾向于讓自己看到自己畫的是一個圓,往往就是做給自己看的。所以大家都在說謊,對謊言都是信手拈來。
NO.5:這是一個很小的世界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針對小世界現象提出了“六度分隔”假說,其含義是世界上任意兩個欲取得聯系的陌生人之間,最多只隔著六個人,便能夠達成聯系。 這就是為什么流言總是傳播得飛快,為什么你總是能聽到一些和你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很八卦的事情了。
NO.6:姓名也能害人性命?
? ? ? 有調查顯示,名字含負面信息的人平均壽命更短。研究發現他們可能因為名字而對自己的評價不高,再加上周圍的人也許會對他的名字加以篡改、嘲笑,因此他們承受的負面情緒要比那些名字“正面”的人要多。而大家都知道,負面情緒過多是會對身體產生危害的,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會比正常人“短命”的緣故。
NO.7:音樂的魔力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美國49個地區人員的自殺率,以及各地廣播經常播放的歌曲。當研究人員排除了貧困、持槍等因素之后,依然發現了一些聯系:廣播電臺播放的消極的鄉村音樂越多,當地的自殺率就會越高。 這就不難解釋當那首神秘的《黑色星期天》問世之后,為什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引起很高的自殺率,以至于出現世界各地相繼禁播的情況了。
NO.8:自殺也會傳染
知名影星瑪麗蓮·夢露香消玉殞之后,全國的自殺率在一個時期內竟然上升了12%。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終于不堪病痛飲彈自殺之后,很多與之相熟的名人居然也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就是有名的維特效應,在媒體報道某起自殺事件之后的半個月內,該地的自殺率會上升30%。如果,自殺的是名人,那這個數據更高。 這些現象都表明自殺也是會傳染的。
NO.9: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嗎
研究人員有做過一個找零錢實驗,在零售商店中,收銀員故意給客戶多找零錢,結果卻是沒有一個人拿回多找的零錢。而取款機實驗也是,在沒有人的情況取款機多吐鈔,幾乎所有都是直接帶走不屬于自己的鈔票。可見自私且喜好貪小便宜是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