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用北京話說就是個老炮兒,整天無所事事,在家干待著,逗鳥兒、喝茶、看電視、玩手機,四十多歲的人了,在家除了吃飯睡覺,就這么點兒愛好。偶爾看我不順眼或者是自己和我家那只會說話的灰鸚鵡說話,要么就因為工作上的事兒唉聲嘆氣。
說實話有時候我真想罵他,誰讓我是這么一個敗家爸爸的女兒呢,偶爾忍氣吞聲。心里暗暗想以后我丈夫一定不能是這幅德行,要是我老公這樣,我立馬走人不過了,離婚。
媽媽因為爸爸自己和爸爸家里的事兒,生過不少氣,因此經常失眠。我最近總勸她,別想這么多生氣的事兒了,已經這樣了,再怎樣也沒用,趕緊離婚吧。我媽每次都說等弟弟也上了大學就離。其實我想說,不差這一年半載,早離早解脫,這樣誰都輕松了。
人家的爸爸媽媽都對自己孩子特別好,我們家也就我媽對我好點,我爸,我覺得他壓根不像我爸似得,對我基本上不管不問。我跟我爸平時的交流也就是缺錢花了,要點錢。現在自己努力賺錢,能不要就不要。他從來沒有主動關心過我,問問我最近生活怎么樣啊,有沒有缺錢花啊,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啊,學習還好么,從來不問。所以每次舍友和爸爸視頻聊天,我都覺得她爸爸好好啊,她和爸爸的感情也好好啊,好羨慕她。雖然她們家可能并不富裕,孩子也多,但是父母都是最樸實真摯的,把愛都給了孩子。
小時候最喜歡到釵釵家玩,她家很溫暖。爸爸媽媽都對她很好,或者說是教導有方,每次我去她家,叔叔阿姨都給我講釵釵的事,說讓她學會自己洗衣服洗完做家務,說給她辦了讀書卡要常去看書,還經常表揚我懂禮貌聽話學習好。我心里很暖。釵說她是九七年七月一號香港回歸那天出生,為此爸爸在她出生那天還編了一首詩給她,想想都好羨慕。后來我們小學畢業,偶爾看到她發動態,她弟弟已經長大了,還是笑的那樣幸福。
我想我只是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吧,不管這個家多小多破,有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就好。
小時候也常常去君君家,君君家有媽媽姥姥姥爺,從沒有見過她爸爸。她媽媽一直對她說,她爸爸在外地出差。
長大后我們才發現,有些謊言,只是為了用愛彌補過去。
其實上了高中后的我們,少有聯系,偶爾聽她無意間提起那個出差十多年的爸爸,其實在她出生不久,她媽媽就和爸爸離婚了,一直不想傷害她,才這樣說。
君君的媽媽是美術老師,所以君君畫畫也很好,常常畫畫給我們。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她姥爺。每次放學姥爺都會接她,我和她順路一起走,姥爺每次都嘮叨個沒完,說君君的一些事情,總也要提到我,每次都是表揚我的話。君君總是不耐煩,不過也會聽。
高中偶爾我們在相遇,君君對我們說姥爺已經去世了,再也沒人接我們放學、嘮叨我們了。好想姥爺,真的也很難過。那次去君君家,姥姥說以前總聽她姥爺提起你,說你頸椎不好,現在好點了嗎?我說我好多了,沒想到君君的姥姥姥爺還記得,我自己都快忘了。心里一陣暖流伴著一陣酸楚。
時光會帶走一些人,一些事。但帶不走當年的你與愛。
再說說放假在家的弟弟。弟弟該上高二,一副大孩子模樣,我的感覺就像他上網打游戲的昵稱:十二歲的網癮少年。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游戲,想想性質惡劣到和我爸一樣。那么大了,做點家務也好啊,什么也不做,明明會做,就是不做,就是要打游戲,還不讓我打擾他打游戲,我這暴脾氣,好想罵街。
我媽說你這樣以后怎么找得著媳婦兒,就是找著了,你什么也不做,人家也不跟你過。我弟不以為然,仍舊是打游戲打游戲,沉迷于虛擬世界無法自拔。我們都勸不了他。任由他如一匹脫了韁的野馬,在游戲的大草原上狂奔。
他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知道幫我們包餃子搟皮,知道早早寫作業早早睡覺,不知道阿迪耐克各種潮牌,剛買電腦的時候鼠標都不會用。也許這都是時間金錢以及身邊的人所帶來的。
無法改變現實,就改變自己吧。不要讓惡劣的環境影響自己的腳步。自己多做點家務,多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就夠了。從小到大,好多自己內在的素養和技能,真的是從朋友那或者是朋友父母那里學來的,感謝有他們。也感謝現在看清生活的許多真實面目,依舊熱愛生活的自己。
愿你我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糖糖不是彩虹糖,如果我的文字對你有幫助的話,請點喜歡哦,感謝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