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屬于丘陵地帶,沒有北大荒那望不到邊際的土地,能種上茶葉的地方也是東一塊、西一塊、上一塊、下一塊… ...但是在茶農的精心布置下,就形成了嶗山特有的茶園文化。
嶗山茶的種植面積少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分到每一戶茶農手里的地更少,就像拙茗小閣家里的這一畝地,是分在四個不同的地方的,有大有小的掛在山上。因為茶園是茶農的生活來源,所以會在茶園建設上話費大部分的心思,哪怕這僅僅是一個勞作的場所,也像白領們布置辦公室一樣裝飾它們,壟溝與壟脊修葺的整整齊齊,將一切與茶葉無關的花花草草的都清理出茶葉地,在茶地的四周圍上籬笆,或者種上酸棗樹甚至是別的樹、果樹,茶葉地就真的成為茶園了。更有夸張的茶農在茶園里蓋上一個簡易的小房子,別有一番蘇東坡“采茶東籬下,悠然見嶗山”的味道。
游客們對嶗山的茶園也是情有獨鐘的,在他們見到嶗山的茶園的時候,會紛紛的涌向茶葉,作采茶狀,讓同伴用手機拍下來,發到微博或是微信圈里,炫耀一番。也有人對茶園的采茶生活比較感興趣,曾有客戶詢問過能否到拙茗小閣的茶園里體驗生活,在我們看來茶園實在是沒啥可玩的,可是嗅覺敏銳的農家宴經營者發現了這個商機,就各自開辟出一小塊茶葉地來,打造的像是一個小花園,供游客在里面體驗茶農的采茶生活,所以大家見到的許多農家宴宣傳的內容里就有“茶園采茶體驗”的活動。
許多地方在搞茶文化旅游經濟的時候,會花各種心思去布置傳說、名人碑刻等內容與經典,但拙茗小閣看,都不如嶗山的茶園文化更直接,它能讓茶友、游客直接的感知茶葉的存在,知道嶗山茶是怎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