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起,南通多云轉陰,陰陰的天氣不時還掛點雨絲,很是黏稠。這還要持續幾天。
我很喜歡,陰沉沉的天。因為這時候早晚便沒有了太大的分明,似乎更多的只是時間概念的區別。晴朗的午后正如書中所言,“適合出門,適合偷拍,適合攜手同行”。而雨天,適合讀書,適合寫字,適合有感而發。
顧漫說寫這本書的最初靈感是和媽媽去超市購物,看到人流如織的超市,腦子里就蹦出要寫一個“何以”開頭的情景。很天馬行空的靈感,或者說靈感都如流星劃過不諳軌跡,“何以”的開頭,“何以”的書名本來就很夢幻,何其難以名所以!但為什么這部小說卻受到眾多追捧,粉絲遍布各個年齡各種職業,連我這個多少年不追言情的法律人(說來多少有點心虛,僅僅在三四年前還一度沉迷于“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詞……)也中了魔力一般路人轉粉。(很大原因是主人公的特定身份啦)我想最真切的原因還是這部小說喚起了深藏于我們每一個人心底的一份最美好最本真的愿景,那就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回顧下整部小說的情節。小說男女主人公以琛和默笙在闊別七年之后,偶然而又必然的在一次超市購物時重逢。沒有無數次假設中的種種,現實只是分明相見卻無聲無息的擦肩。湊巧以琛掉落在超市的錢包又讓兩人不久后相見。發泄中含著不舍,報復里帶著心痛,默笙平靜得徹底,以琛卻近乎歇斯底里:一面是相見時的冷漠決絕,一面卻又是“我敗給了你一敗涂地”的半是嘶吼半是傾訴。其間少梅的誤解和向恒的責問更使得默笙疑惑重重,他們之間必須有一個了結。借著向恒給的醫院地址,默笙去找了以琛但先碰到了以枚,以枚和默笙和解了,更準確地說是以枚退出了。 偷吻以琛被發現,默笙終于明白她根本無法忘懷,以琛雖然口口聲聲說徹底結束了一廂情愿,但哪里能說忘就忘。他們跳過了一切環節結了婚。婚后他們又經歷了漫長的磨合:默笙收拾行李去香港工作卻引發以琛近乎瘋狂的舉動,雖然結婚卻長時間獨自相處甚至連交流都沒有的日子著實令默笙難過,應暉的橫空出現、上一輩的積怨恩仇更使得婚姻的命運撲朔迷離。好在一切塵埃落盡,以琛默笙彼此的愛堅持到了最后,支撐他們克服一個個障礙險阻,一點點地消除7年的誤會和隔膜,一點點地找回了當初的快樂幸福,這幸福或許比當初的還更完滿。
其實書中的人物大多善良,個別幾個也絕稱不上邪惡。比如應暉的大學女友佟心櫻,她也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驕傲”而放棄應暉選擇系主任的兒子,這無可厚非,只不過動機媚俗了些,而這也正是默笙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應暉最有感觸,唯一一個和這兩人有交集的他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慨,“你讓我我重新理解了驕傲這個詞。“應暉是書中的男二號,他當然是個極為優秀的男子,他對默笙的愛其實已經讓世上大多數的愛黯然失色,只不過很不湊巧,他遇到了世界上那么傻的兩個人。應暉這輩子都會在心中為默笙留有一席之地,不存在非分念想很純粹很美好的那種,正如以枚對以琛的感覺那樣。以枚對以琛會有這樣的感情是顯而易見的,她親口對默笙說”我只是等不過他“。而應暉這份感情可以從他回復默笙的那封信窺見端倪。默笙去信說的是”也許你還有機會(指對他的前女友)“,而應暉回復的卻是”不是每個人都似何以琛那樣能守得住漫長寂寞,笙,我已變心。“這句話到底該作何理解?最簡單的理解是他已經不愛默笙。第二種理解是向默笙敘述他對佟心櫻的感情,即”我已變心“;另一種理解這是在向默笙傾訴:我對佟心櫻的心已變。言下之意是什么呢?當然,這時候應暉明白他們不可能有結果,所以這更多的是一種宣示,告訴默笙他愛著她,要表達出這樣境地的這樣份意思,模糊的語言是最好的選擇。再來說說以枚。以枚和默笙都很傻,只不過傻的類型不同。以枚傻傻地以為會日久生情,就永遠不主動地付出行動,最接近于行動的一次也無非是對默笙宣示她對以琛的愛,僅此而已。而默笙的傻就是她那份天生的活潑開朗神經粗條,換做別的女生哪能受得了以琛種種的冷漠。以枚是個好姑娘,最后她主動放棄并和默笙成為了朋友(親戚),實在難能可貴。或許這未必不是她最好的結局,畢竟以琛并不愛她。
終于要講兩位主人公了。之前一直很期待寫到這里詳盡地評述翻以琛默笙之間的愛恨離殤,可真正寫到這時,忽然又覺得沒什么可說了。是啊,就像默笙回國后和少梅的初次見面,就像默笙和以枚的再次聚首,原以為萬語千言,卻不知從何開口。有時候人生也大抵如此吧,奮斗爭取了好久的東西,有朝一日終于觸手可及了,卻早已沒有了當初那份沖動和激情。想起了《櫻桃小丸子》的一個鏡頭:小丸子吃便當總有個習慣,把不喜歡吃的東西先吃掉,剩下最好吃的慢慢品嘗。可那天終于把不喜歡的東西吃完正要嘗一口美味時,學校突然組織防震演練,吃不成了。留到最后的到底美不美呢?美吧,終究沒有吃到;不美吧,它確確實實是最好吃的。想了想,以琛默笙還是不用多做評述了,他們就在故事里邊,他們就在我們美好的憧憬里邊,他們就在我們現實的實踐里邊。
回到現實,小說給了我們什么呢?小說的結局是完滿的,但過程是不易的。小說有一段講,“曾經在異國街頭,滿眼一樣的膚色,連一個像你的背影都看不到。現在終于可以告訴你,我很想你。 ”這是最微小的幸福,卻是最真實的幸福。這就是納蘭容若那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所追憶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
整本書除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以概括外,“愿無歲月可回頭,且以深情共余生”也是很好的濃縮,以琛默笙在床上假想當初,最后以琛講“我不想重來一遍,我膽小”。過去不是沒有遺憾,但他絕不敢拿已知的幸福去賭未知的或許的圓滿。且以深情共余生,祝福他們也祝福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