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近40的中年人,誰的前半生沒遇見點挫折、壓力,大多數人似乎平安度過了中年危機,但是內心的創傷只有夜深人靜時自己默默地舔舐,還有很多人終究沒能度過那段艱難的日子,選擇了永久解脫。抑郁癥----這個談之色變的詞語猶如病毒一樣,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撥開層層迷霧,我們更應該真實的面對這種疾病,猶如感冒發燒一般,誰都可能感染,也沒有不可治愈。
哪些是容易患抑郁癥的人群呢?過于認真、追求完美的人;過于善良,總是替別人考慮而忽略自己的人;過于內向、性格孤僻的人;過于敏感、多疑的人;體弱多病、孤獨寂寞的老年人;遭遇突發不幸事件的人等等。本以為這些性格特征加聚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化作完美之人,比如哥哥張國榮,比如喬任梁,為何光鮮的背后卻是痛苦的掙扎?不禁令人深思。
抑郁癥發作時情緒低落、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或遲緩。有時焦慮、恐怖、妄想等癥狀也隨之而來。猶如蝴蝶效應一樣,一種不良情緒帶動各種負面情緒隨之而來。
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抑郁的關鍵。我們應該從生活和細節中加以預防。
首先,要面對現實,承認生活的不完美,接受有缺陷的人生。
其次,要有自己的主見與愛好,不要失去自我。
再者,多和陽光正能量的人交往,學會與人溝通。人不是單個的個體,需要社會和朋友。
最后,一定要有釋放的空間,有發泄的出口。
如果得了抑郁癥,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1、? 找正規的心理咨詢師或者正規的醫療機構去咨詢和診治。
2、多做運動是緩解壞情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跑步、游泳、跳舞、瑜伽等有氧運動。
3、保證充足睡眠,緩解疲勞,降低壞情緒對人體的影響。
4、合理飲食,提高營養,增強免疫力。
5 、培養廣泛興趣,借助多種方式調節、釋放自己。
6、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尤其是心臟病、頸椎病。
6 、最重要的是不要掩飾失落情緒,學會向人傾訴自己的煩惱。
抑郁癥患者不喜歡主動找別人傾訴,但是作為身邊的親戚、朋友,陪伴是對她們最好的幫助。當她們需要表達的時候,就認真傾聽;當她們不想訴說時,就隨便說說輕松愉快的話題,吸引她們主動加入;當她們不想說也不想聽的時候,我們就默默陪伴在她們左右。
她們和所有的病人一樣,需要關心與愛護。我們不是心理醫生,不要自以為是地對她們進行開導,她們心里明鏡一樣,什么都懂,只是無法控制。更不要對她們說什么矯情、玻璃心什么的,那是對他們最大的傷害,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想想西方家庭婦女每天的下午茶時間真是不錯的聚會方式,大家聚在一起爭相說著奇聞趣事,品著精致的糕點,伴著茶香,在徐徐的輕音樂中釋放自己。大多數遇到心理障礙的人少有人去咨詢心理醫生,一時半會的治療并不會影響他的一生,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免疫力度過那艱難的日子。
殺死抑郁癥患者的不是疾病,往往是人們的漠視與中傷。多一些理解與關懷,多一些親情與愛情,相信很多人都會走出疾病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