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關乎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基層之治”夯實“中國之治”,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堅持矛盾不上交,以“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黨的領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同樣也是新時代“楓橋經驗”最本質的特征。要找準基層工作的發力點和落腳點,更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完善黨組織統一領導的基層治理組織架構,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讓矛盾在基層就得以解決,提高辦事效率。要加快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緊盯基層治理的薄弱環節,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同時,要抓住在全黨開展主題教育的契機,對黨員干部加大管理力度、加強素質教育、加快本領養成,讓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在處理群眾工作中得到充分發揮,以“頭雁高飛”引領“群雁齊飛”,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更好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著力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堅持平安不出事,以“于安思危,于治憂亂”的底線思維,夯實發展穩定根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歷史不止一次地告誡我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小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容易產生難以估量的后果,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加強調對矛盾風險的預防化解。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身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的見微知著能力,要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風險隱患和苗頭性問題,防止“小管涌”變成“大塌方”。要進一步完善危機干預機制,提升應急處突能力,盡最快速度、最大程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堅持服務不缺位,以“枝葉關情,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緊抓急難愁盼問題。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讓人民生活幸福是我們永恒的“國之大者”。從“服務不缺位”的要求可以看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初心和本義其實就是堅持人民至上。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嶄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到基層一線入戶走訪調研,在真聽、真看、真研究中切實摸清群眾的期盼和訴求,采取針對性的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為他們托起“穩穩的幸福”。(阿拉山口市友好街道友好社區 阿迪來·庫那洪)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