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孩的家長,最頭痛的莫過于哄小家伙吃飯。從樂樂學會走路起,他肚子里的飯基本是我在后面追著喂進去的。為了哄他吃飯,我想盡了各種招數,威逼利誘,無所不用,但收效甚微,到現在每次吃飯依然要和他斗智斗勇。
? ?一次,我帶樂樂在學校食堂吃飯,他興奮地繞著餐桌轉圈。一圈一口飯,幾圈下來,頭轉暈了,飯卻沒吃幾口。眼看著飯菜都冷了,我只好絞盡腦汁地哄騙樂樂說,如果不趕緊把飯吃完,待會校長發現了就會扣我工資!樂樂小的時候纏著我不讓上班,我就告訴他上班有工資才能給他買好吃的好玩的。因而,現在一聽說扣工資,無異于動了他的奶酪。結果我話音剛落,樂樂立馬坐定,自己端起碗拿著勺子往嘴里送飯。不過三五分鐘,一碗飯吃個精光!吃完了還端起碗四處張望,問我校長怎么還沒來!我一邊搪塞他一邊暗自得意,沒想到靈機一動,就能搞定吃飯難題!
? ?今天中午我又帶著樂樂來學校食堂吃飯。這次他雖不轉圈了,卻好奇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吃飯時間,食堂里人流不斷,因而樂樂的眼睛一秒也沒閑著。別人來了他看,別人走了他依然看。結果人看完了,飯卻一口沒吃。我催促了幾次他無動于衷,只好使出慣用伎倆,搬出校長嚇唬他。“校長什么時候來啊?”樂樂稍微收斂了視線,慢悠悠地拿起勺子吃飯。“一會就來!”我一本正經地說道。“萬一他不來,那我不是白吃了!”樂樂轉動著小眼睛認真地問道。我一時無言,好氣又好笑地看著面前這個四歲的小娃子無可奈何!
坐在鄰桌吃飯的吳老師可能看出了我的無奈,笑著喊我過去。吳老師的兒子當年榮錄清華,現已以清華研究生的學歷高就于北京。對吳老師,我一向很敬慕,也一直想向她求教育兒經,因而吳老師一招呼,我立馬跑過去。我剛挨著吳老師坐下,她就直言不諱地說道:“鄧老師,我覺得你這樣教育兒子吃飯不是很好吧?”我疑惑地看著吳老師,不知她所言何意。“你兒子的話語里已經含有吃飯是為了應付校長檢查的意思。如果你總是用外界的事物來壓制他,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慣性——做什么事都是因為他人,而不是自己的意愿。這樣,一方面容易使孩子失去自我,另一方面,因為客觀原因很難控制,容易給人帶來挫敗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說到這里吳老師突然停頓了,我更加疑惑地看著她,沒想到一直坐在一旁安靜吃飯的吳老師居然對這件事情洞若觀火。看來他兒子能考清華不僅僅是祖宗積德,更有她這位智慧媽媽的功勞。瞬間我像找到了救星一樣,用苛求的眼神望著吳老師。”吳老師仿佛看懂了我的全部心思,繼續說道:“你可以鼓勵兒子,說吃飯就可以長高變聰明。這些內在的東西他自己可以控制,容易讓他找到努力的意義。如果父母能多從這些方面引導孩子,久而久之,他就能形成內在的自覺自愿意識,不再需要外界督促,育兒就會越來越輕松!你覺得呢?”吳老師的這番掏心窩的話既讓我感動,更讓我汗顏。感動她的真誠與善良——主動指出我的錯誤,坦誠與我分享這些科學育兒經;汗顏我的無知與愚昧,吳老師的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是她苦心求索的成果。同樣作為一位媽媽,我不但沒有正確的育兒理念,而且沒有求索的意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聽完吳老師的一番話,我不但意識到做一個好媽媽的重要性,更意識到好媽媽的內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不遺余力地奉獻著自己,用無節制的付出來續寫母愛的神話。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給孩子做什么好吃的;每天睡覺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想著明天孩子穿什么衣服;每次放假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帶孩子去哪玩;每次天氣突變時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孩子會不會冷著熱著……我們包干孩子的吃喝拉撒,我們牽掛著孩子的喜怒哀樂,我們以為只要孩子吃飽喝足玩好學好,只要我們傾盡所有竭盡所能,我們就是一個好媽媽!殊不知,我們原以為的“好”,說不定正在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壞”,最終阻礙孩子成長,牽絆孩子成才!
不信請看,有多少媽媽像我一樣,一邊奮力地追趕著孩子喂飯,一邊用外界神力嚇唬著孩子。最終我們喂飽了孩子的肚子,卻餓壞了孩子的腦子;有多少媽媽一邊毫無保留地付出,一邊聲嘶力竭地控訴,“要不是為了你,我才不會……”最終我們宣泄了自己的怨憤,卻給孩子貼上了罪人的標簽;有多少媽媽一邊歷數自家孩子的呆傻,一邊稱贊鄰家孩子的優秀,最終我們嘮叨完了自己的虛榮,卻也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淵……有多少媽媽正在努力地親手毀掉自己的心肝寶貝卻渾然不知,有多少媽媽因為自己的無知而隕滅了希望之星!
孩子的成長成才離不開好媽媽的陪伴,感謝吳老師讓我認識到,這個“好”不僅指無私的付出,更指智慧地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