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孩子去爬大坪山,大人的本意是欣賞滿山的櫻花!
對于一個10歲的小男孩,他的注意力不在此。
一路小跑往前走。
遇到一個很陡的草地坡,媽媽在后面叫住孩子,不要走那個坡。
爸爸則別出心裁,叫住兒子,我們來一起爬陡坡比賽吧!
兒子欣然答應,父子倆跑了一趟又一趟,兒子滿頭大汗,依然興趣盎然!
快要登頂的時候,因為坡度比較大,供人步行的路是Z字型的路,山上留下人路人抄近道留下的路,即魯迅筆下那種,山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兒子提意,我們也抄近道,探險吧!媽媽趕緊制止,那山路危險云云。
爸爸則同意了兒子的意見,一起走近路探險!
近路確實不好路,一路左抓右爬,總算登頂,兒子滿是欣喜,探險太好玩了。
在山上休息的時候,我們在一棵樹下休息,樹上爬了一條藤!爸爸也玩心大起,扯那條藤!媽媽發來曾嗔怪的表情,示意那條藤上可能有刺,危險云云!兒子則加入爸爸,一起把那條長長的藤扯下來,一起用這條長藤跳繩,編帽子,編成一個圓圈滾圈圈,玩得不亦樂乎。
爬山之旅在歡樂愉快中結束,兒子還約定下次還要去爬大坪山。
在媽媽的規劃里,是帶孩子去看櫻花,還準備了描寫櫻花的詞句!
難快有幾次,說要帶孩子出去爬山,兒子不愿意去,誰愿意周末了又去向一次“語文課“呢!
對于家庭教育,父親和母親都是重要的部分!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