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絡真是強大,無意中看到弘丹老師的21天寫作訓練營。記得當時看到的信息中談到了100天訓練營,由于時間偏長,部分人員無法堅持。因此,改為了21天寫作訓練營。21天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周期,一旦習慣養成,形成慣性作用,也許,你不去做習慣養成的事情反而不習慣了。我參加21天寫作訓練營第一個層次的目的就在于此—讓寫作成為習慣,成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 ? ?其實,寫作一直伴隨著我。
? ? ? ? ?現在想想,太感謝老爸。初中時代,老爸為我訂閱了月刊《初中生作文指導》,這是我寫作的啟蒙書。二十幾年過去了,每次收到那本書的喜悅至今想來都難以置信和難能可貴。我小心翼翼地打開,如饑似渴地翻閱,反復不斷地咀嚼,字里行間去體味,從中汲取了不少營養。有必要說一下,我生在、長在一個非常偏僻、落后的鄉下,小學、初中階段除了課本,沒有任何的課外讀物。經常在外“走南闖北”的老爸還算視野開闊,他經常看報紙、聽新聞,在農村也算個人物。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為我訂了這本寫作輔導書的,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訂了,我看了,我非常喜歡看,看后對我影響與幫助非常之大。今天能夠參加21天寫作訓練營,其淵源也在于此吧!
? ? ? ? 初中畢業,我考到了縣城的省重點中學讀高中。開學伊始的語文課,老師讓我們寫一篇《我從故鄉走來》的作文。這是一篇命題作文,但自由發揮空間無限大。我當時正值考上高中的百感交集之際。從鄉下到縣城,這并不容易。學雜費、生活費讓很多家庭不堪重負,也讓很多本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孩子留在了原地,留在了農村,留在了大山。無疑,自己是幸運的。大家族里祖祖輩輩有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就是支持讀書,哪怕父輩不吃不喝,只要孩子愿意讀書,父母就是砸鍋賣鐵也會贊成、支持、堅持。爺爺、奶奶有9個孩子,其中5個孩子通過學習、參軍先后擺脫了農村。我的老爸、老媽把這個傳統繼承和發揚得更好了,他們無條件的支持我和兩個弟弟讀書。在男尊女卑的農村,多少女孩子連小學都沒有上過,更別提初中了。當時,我本是有機會去讀師范,端個國家飯碗,回村上當個小學老師。但我一想到要在那里待一輩子,就覺得人生特別絕望。我選擇了讀高中,我希望我的人生有更廣闊的天地,也有更多的可能,我并不知道過不了高考獨木橋要回到農村繼續當我的農民。我就這樣冒著考不上大學的風險,走上了一條希望改變自己命運的少男少女們共同要走的一條路。父母始終尊重我的選擇,支持我的決定。
? ? ? ? 因此,我一看到《我從故鄉走來》這個題目,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一氣呵成完成了那篇作文。文中寫到了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當前學習的迷茫和困惑,還有背負父母囑托和自己希望的壓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作文思路清晰、文筆流暢、語言優美,發自肺腑,自己寫的時候哭了,語文老師作為范文在她所執教的班級作為范文朗讀的時候,我也哭了。我不知道那篇文章是否感動了同齡的伙伴,反正是感動了我自己。升學的壓力讓人不敢懈怠,整日埋于書山題海,總不能隨隨便便的利用學習時間隨心所欲的寫作,但寫作的沖動和欲望始終如涓涓溪流流動在我的生命中。
? ? ? ? ?后來,我如愿以償進入了大學,大學各種各樣的社團和學生組織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最吸引我的是學生記者團,我通過面試,順順利利地進入了這個社團。在這個社團里我寫了很多文章,文筆得到了舒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愛好得到了釋放,認識了好多和我一樣有著寫作愛好的人,其中幾個成了好友、知交,收獲了友情。最為重要的是我認識了我生命的另一半,我們在校成了好朋友,畢業之后我們成了戀人,最后,理所當然,我們成了一家人。在這個社團里,我一邊通過寫作鍛煉我的文筆,一邊通過這個平臺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從一名學生記者成長為副團長、團長、成為校刊的副主編(主編是校團委老師)。參與當時團中央倡導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活動中以學生記者的身份采訪了當時的團中央書記,并寫成專稿,被當時市里面的報紙采用。在我擔任副主編期間,帶著校刊、帶領成員走出校門,與兄弟院校聯誼開展活動,邁出了飛躍性的一步。都說大學是一個舞臺,是的,它就是一個舞臺,我們各自的角色不同,所以做著不同的舞者。寫作伴隨我的大學生活,也讓我在尋找工作的時候比別人多了機會,我靠著專業,依著寫作的“副業”,我很幸運的留在了自己讀大學的城市,這是我想要留在的地方。
? ? ? ? 寫作一直伴隨著我,也改變著我。
? ? ? ? 在我工作約半年的時候,集團公司由于行業不景氣,本來就困難重重,只能對我們的這個拖后腿的副業公司忍痛割愛,不再扶持,公司宣布破產。剛就業不久的我就面臨失業。其實,這是我,包括我們同一批進去的10幾個大學生預料之中的事情。公司根據那個年代的技術熱潮,大搞生物技術,希望把我們這批“人才”發展成公司的中流砥柱,支撐公司繼續前行。但我們實在是太稚嫩了,市場競爭確是殘酷的,公司未能等到我們成長為中流砥柱那一天。由于公司業績不行,我們的工資極其低下,我記得當時只拿到每月300元錢,真的是只夠吃飯。為了增加收入,我工作沒多久就利用業余時間做兼職,剛開始是在超市做促銷員,這個是我熟悉的,因為我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利用寒假的時候去做過,學生時代做促銷員,當時的心態完全是重在體驗,讓自己提前進入社會,同時也勤工儉學。所以,站在那里推銷,并不覺得有何不妥,更多的是為自己驕傲和自豪,因為能夠依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了。可工作之后,再往那里一站,心態全然不同。加之,超市有很多認識的同事來購物,同事一來,我自己說話都不自然了,感覺為了生存,都沒了尊嚴似的,這還是在我給自己打了多次“強心劑—沒事,靠勞動吃飯,勞動最光榮”之后的感受。
? ? ? ? ?為了不讓自己太難受,于是我決定邊做促銷員邊另外找兼職工作,寫作和之前的積累又幫助了我,我在一家比較有名的報社找到了旅游版的兼職記者,進去才知道,我們兼職記者其實是拉廣告。拉廣告就拉廣告,順帶拿著記者證,把城市周邊的各大旅游景點都踏個遍,這個是我喜歡的。兼職記者的收入畢竟不穩定,前途更是很渺茫。在公司召集我們開會,安排我們何去何從的時候,我還是很心甘情愿的選擇了競爭上崗,二次就業。
? ? ? ? ? ?經過一番曲折,我最終競聘到了集團公司最核心的單位,做了辦公室的一名宣傳專員,每天都是挖掘素材,寫文章,交稿子。因為各個部門和車間通訊員來的稿子被集團報刊采納的機會很少,但又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于是與領導商量,創辦了一份內刊,并依葫蘆畫瓢,也發放稿費。靠筆桿子吃飯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為衡量好壞的標準在文章本身,也在領導的眼光。對于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經過任何系統訓練和專業指導的我來說,更是一件孤獨的攀爬,挑燈夜戰是家常便飯,經常夢里絞盡腦汁寫稿子。我費盡所有的心思和無限的敬業精神,在那個崗位上艱難前行。當然,也收獲了榮譽,在幾次征文比賽中小有收獲,在領導眼中,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盡職盡責、上進的好下屬。在工作上經歷了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之后,由于結婚成家,老公決意到上海,而且也必須到上海,因為他收到了一個大學進一步研讀的錄取通知書。我也不愿意呆,在那個企業,那個崗位一輩子。這個時候,又如我初中到高中那樣,思想上的不安定細胞作祟,我選擇走未知之路,辭職到了上海,我并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我不愿意我的未來永遠和今天一樣,哪怕前路漫漫,充滿坎坷。
? ? ? ? 之后的工作總是離不開寫作,我曾經一度很厭惡寫東西,因為我總覺得自己寫的不夠完美,而且永遠也無法完美。現在回想,我為何沒有選擇去進修,去研讀,去系統培訓提高自己,只是在用自己那點感覺,那股熱情,以及點滴的積累在堅持,這就是自己艱難的原因了。工作上的八股文是如此,但我生活的日志還是在堅持,尤其是近幾年,孩子大了,時間多了,心思也有了,動不動就爬格子,也寫了不少字數。前段時間和一個好友打賭,她說我不能堅持每天都寫,只要我堅持一個月。就這樣賭上了,我還真堅持了一個月多,中途因為國慶出游和實在是太忙而有所中斷。
? ? ? ? ? 在報名21天訓練營之前,還看到一個打卡活動,費用只要50元,且堅持打卡,可以退還押金。我選擇了21天訓練營,因為專業,專門針對寫作的打卡、提升活動,這就是我參加21天訓練營第二個層次的目的,希望和爬格子的戰友一起,提升自己,與寫作同行,與自己對話,讓寫作伴隨我,讓寫作改變我。
? ? ? ? ?之前的寫作,我通常是早到辦公室半小時,由于最近工作需要交流學習,早上的時間不能保證,只能利用中午或者網上的時間見縫插針的寫寫。無論如何,時間是擠出來的,當你有了目標,有了戰友,有了監督,有了21天訓練營,我相信,時間不是問題,就看我們自己有沒有行動力,借此言,與大家共勉,也請老師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