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之前發布在另外一個賬號上,現在不用那個號了,所以搬運過來】
可能是windows XP停止更新的緣故,再加上前段時間政府禁止采購windows 8操作系統,越來越多的linux操作系統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諸如Ubuntu/UbuntuKylin、LinuxDeepin、 LinuxMint之類的,它們免費、流暢、美觀,雖然應用依舊偏少,但已經逐漸趨于完善,但對于大多數不玩游戲的家庭或者辦公用途的電腦來說,絕對是個 很好的選擇。周圍很多朋友想嘗試一下,但是又不愿意拋棄windows下的眾多游戲應用,那么雙系統自然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我之前也在網上搜過很 多教程,但要不就是不詳細,要不就是有個別地方會出錯,所以還是決定自己也來寫一篇,方便眾多初次嘗試linux的朋友~
我這次采用的是UbuntuKylin?14.04版本(點此下載系統鏡像)的系統,因為對Ubuntu比較偏愛,而且作為最受歡迎的Linux發行版本,很多軟件下載起來也比較方便,而UbuntuKylin在原生Ubuntu上進行了一點本土化的定制,更適合初步接觸linux的用戶。如果喜歡原汁原味的Ubuntu系統(點此下載系統鏡像)的話,方法也大致差不多,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因為安裝系統時不好截圖,博主手機像素也太渣,再加上博主實在有點懶,就不放圖了,抱歉- -b但博主保證能看得懂這篇純文字的教程,如果有問題,可以留言,或在微博上聯系博主@Ray不忘初心】
一、準備工作
1、留出系統空間
首先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是給即將安裝的Ubuntu系統留出專門的系統空間,最好20G以上,喜歡折騰一點的預留30G,夠用了,如果準備長期使用Ubuntu辦公,需要存放大量文件,那么空間大小就視自己的情況而定了。
在 桌面上對“計算機”單機鼠標右鍵,選擇“管理”,在打開的計算機管理窗口左側選擇存儲-磁盤管理,選擇一個比較空余的磁盤,單擊右鍵,選擇壓縮卷,在輸入 壓縮空間量里填入你需要壓縮的空間,注意單位是M,不是G,點擊壓縮(可以一次性把空間壓縮夠,也可以分別從每個卷壓縮一點)。壓縮出來的空間是空閑空 間,沒有盤符的,也不必給這個空間新建一個卷添加盤符,直接空閑出來就好,
2、引導系統鏡像
從系統系統鏡像下載好后,安裝前還需要做點小小的準備。安裝系統可以通過U盤安裝,也可以直接通過硬盤安裝,我這里分兩種方法準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選擇。
U盤安裝:(適合有Windows裝機經驗的朋友)
用U盤裝系統需要先把系統鏡像寫入U盤,這里需要用到unetbootin(點此下載)這個工具。其他的系統盤制作工具應該也可以,不過之前很多人說他們做出來的啟動盤開機不能識別,這個軟件是我自己實驗過的,應該可行。
打開unetbootin后,選擇光盤鏡像,在后面導入之前下好的系統ISO鏡像文件,然后在驅動器那里選擇已經插入的U盤盤符,點擊確定,等到進度執行完畢。
重 啟計算機,進入BIOS,選擇U盤啟動(每臺電腦方法不一樣,不會的可自行百度,或者轉用后面那種硬盤安裝辦法),出現藍色選擇框,選擇“Try Ubuntu?without installing”,這個選項能進入Ubuntu試用界面,在這里可以先領略一下Ubuntu系統的風采。
硬盤安裝:(適合第一次裝系統的朋友)
不用U盤,我們就需要用一個叫EasyBCD(點此下載)的軟件神器來引導安裝鏡像了。
先 用壓縮軟件打開之前下載的系統ISO鏡像文件,進入casper文件夾,找到initrd.lz和vmlinuz.efi兩個文件,解壓出來,然后把這兩 個文件連同ISO鏡像文件本身一起復制到C盤根目錄下。(其實放任何一個盤都可以,只是需要更改下面的一個配置文件,根據網上很多人出現配置不正確的情 況,我索性直接復制到C盤,安裝完后直接刪除就行)
打開EasyBCD軟件,點擊“添加新條目”,在右邊選擇NeoGrub,點擊安裝,然后點配置,會彈出一個文本文件,將以下內容復制到文本后面:
title?Install?Ubuntu
root?(hd0,0)kernel?(hd0,0)/vmlinuz.efi boot=casper?iso-scan/filename=/ubuntukylin-14.04-desktop-amd64.iso ro?quiet?splash?locale=zh_CN.UTF-8
initrd?(hd0,0)/initrd.lz
注意:斜體部分需要改成之前下載的系統鏡像的文件名,務必一模一樣。
復制好后保存,關閉文本配置文件。
下面重啟計算機,在系統選擇啟動菜單中選擇剛剛設置的NeoGrub啟動加載,回車進入Install Ubuntu,之后計算機會去加載相應盤符的ubuntu安裝文件,然后進入Ubuntu試用界面。
進 入試用界面后不要急著打開系統安裝軟件,先用Ctrl+Alt+T打開終端命令行,輸入sudo umount -l /isodevice 然后回車(注意那里是小寫的L,不是大寫的i,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個出錯的- -b)這個是硬盤安裝系統時候需要運行的命令,是把已經掛載的iso文件卸載。因為iso文件是存儲在硬盤上的,所以只有卸載之后才能夠給該硬盤分區。
?
二、系統安裝
打開桌面上的系統安裝軟件,進入傻瓜式安裝過程,和安裝軟件一樣,選擇語言,地區之類的不提,需要注意的是,過程中會問你需不需要聯網,在這里我建議大家果斷地選擇“我現在不想連接到網絡”,不然它會在系統安裝過程中下載各種更新,那你的安裝過程就只能用漫長來形容了……
然后安裝類型,如果打算只用Ubuntu的話,盡管替換掉windows系統,如果想保持雙系統的話,選最后一個“其他選項”。(沒試過直接選與windows共存,不知道會怎么樣,不過好像都不建議這么做)
繼續之后就是分區了,找到之前分好的空閑出來的那部分空間,點下面那個“+”號,如果你計算機的物理內存不高于2G,建議掛載一個swap交換空間,大小一般為物理內存的2倍,比如2G內存的話就分配4096M,掛載點選擇“swap交換空間”,4G、8G內存就不用了。
分配的總空間在40G以下的話,建議直接把所有空間全部掛載到“根目錄/”,類型為用于Ext4日志文件系統,然后確定。如果想自己具體分區的話,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分區方案,在這里我就不瞎建議了……下面的啟動引導器直接用默認的整塊硬盤就好。
然后就是等待安裝了,安裝完畢后,重啟計算機。
注 意:若重啟發現原來 Windows進不去了。打開終端輸,入命令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修改GRUB_TIMEOUT=”10″然后在終端中輸入sudo update-grubupdate, 命令會自動找到 windows 啟動項。并且自動更新 /boot/grub/grub.cfg 文件。這樣重啟就能進windows了。(反正我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
三、善后處理
修復windows默認引導
安裝了Ubuntu系統后,你會發現開機后系統選擇界面和以前的不一樣了,而且如果不選擇的話,默認是進入Ubuntu系統的,這是因為Ubuntu的grub引導覆蓋了windows的引導程序,如果這給你帶來不便的話,沒關系,可以用MbrFix工具(點此下載)進行引導修復。
將mbrfix.exe文件解壓出來后,鼠標右鍵點擊屬性,在兼容性里勾上以管理員身份運行此程序,確定。然后進入命令行,用cd命令進入mbrfix.exe文件所在目錄,輸入命令 MbrFix /drive 0 fixmbr ,再確認一下即可。
然后再打開EasyBCD,添加新條目,選Linux/BSD,類型選GRUB 2,名稱自己改,Ubuntu就好,驅動器選擇裝有Ubuntu的那個盤就好,然后點添加條目。再點進NeoGrub,點刪除,刪掉剛剛的安裝引導。
最后進C盤,刪掉之前拷貝進去的initrd.lz、vmlinuz.efi以及鏡像文件,一切搞定~
UbuntuKylin安裝更新
進入Ubuntu系統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大更新,不過在更新之前要先修改一下軟件源的鏡像,不然速度會慢到讓你哭的……點擊右上角的“系統-系統設置”,點擊“軟件更新”,在“下載自”里面選擇“其他站點”,然后選擇最佳服務器,等待測速,然后點選擇服務器就好。
點擊右上角“系統-關于這臺計算機”,在彈出來的窗口右下角點擊檢查更新,然后就可以慢慢等待它更新啦~
?
至此,恭喜你已經成功地裝好了Ubuntu、Windows雙系統!之后我會再給新手推薦一些Ubuntu下常用的軟件和一些非常贊的主題包,讓你的桌面徹底地炫起來~
感謝您的閱讀!
【原文地址:http://www.ray-world.com/?p=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