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6、117章羅輯和大史的對話中,推導出了全書最核心的黑暗森林理論。過程很精彩,但細想是有問題的。
黑暗森林是在四個前提下逐步推導出來的:兩個公理和兩個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得出了“暴露的文明就開槍消滅之”的結論。如果黑暗森林理論是對的,那就是說四個前提必須對,而且推理過程合情合理。對于兩個公理,無從辯駁,另外兩個前提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先說第一個猜疑鏈。它說的是兩個文明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善意惡意無從知曉,對方會采取什么行動不明。而且不同文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生物學差異和文化差異,加上遙遠的距離,導致交流障礙重重且風險極高,更讓這種不信任堅不可摧。看似無懈可擊,實則不然。我們拿一個銀河系級高等文明舉例,其技術達到視銀河系為銀河村的水平。在它的擴張過程中,會去探索和開發其他星球,那些被探索的星球對于這個文明來說就像點亮的燈塔,變成了黑暗森林里明亮的區域,明亮區域越來越大黑暗區域則越來越小。假如擴張時發現其他文明,比如說在太陽系發現了地球文明,他們完全可以根據太陽系里的情況大致了解地球文明的水平,從而進入地球探索,這就沖破了因距離限制而導致的不了解,切斷了長長的猜疑鏈條。
再說第二點,技術爆炸。它說的是一個較稚嫩的文明可以通過技術爆炸式發展,短時間超越較成熟文明,從而對成熟文明的生存構成實力上的威脅。而且若是兩文明交流,會觸發這種爆炸式發展。因此,直接毀滅是唯一的選擇。這個推論的問題更明顯,原因有二: 第一,毀滅被你發現的較稚嫩文明是無利的,若是像歌者文明那樣發射二向箔,讓空間無止境二維化是損人損己的行為;第二,毀滅并非唯一選擇,書中三體向地球發射智子實行技術封鎖,人類沒有可以通過技術爆炸超越三體的可能,也就是說技術爆炸是可以被扼殺的。
最后是論證存在問題。結論“暴露就開槍消滅之”蘊含了一個隱藏的前提,那就是“開槍了就一定能消滅掉”,因為不消滅掉就暴露了自己的存在,無論是強暴露還是弱暴露,總歸是暴露了。矛和盾向來共存,如果消滅的對象是一個比自己高許多的文明,且有防御系統,那不等于自取滅亡。
基于這三點,我認為黑暗森林理論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