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
1 三省
曾子(曾參,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就是說:“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
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2 三思
三思,主要指思危,思退,思變。
思危,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對的地方,危險的地方;
思退,知道危險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機會;
思變,一旦有機會,就要努力抓住去改變當前的處境。
3 三問
“我是誰?
從哪來?
到哪去?”
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最早由柏拉圖提出。
柏拉圖(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4 三檢
三檢制是為保證產品質量,企業建立的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的質量檢驗制度。
(1) 自檢。生產工人對自己生產的產品或完成的工作任務進行檢驗,實行“三自”,即自己檢查,自己把合格品、廢品、返修品、回用品分開,自己記錄有關數據,防止不合格品轉入下道工序。
(2) 互檢。生產工人之間對所制產品、零件和完成的工作進行相互檢驗。互檢有多種形式,如班組質量管理員對本組工人生產的產品的抽檢;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轉來的產品的檢驗;交接班的互檢和同工序工人間的互相檢驗等。
(3) 專檢。由專職人員運用專門檢驗技術、測試手段和裝備進行的質量檢驗。
擴展資料
三檢制就是操作者的自檢、操作者之間的互檢和專職檢驗人員的專檢相結合的一種檢驗制度。
1、從采購工作開始: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檢驗制度,不接受不良品
2、產品檢驗支持標準落實,是指好的產品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若沒有生產過程品質檢驗管理工作,品質標準無法得到游俠的保證,不負責任的檢驗人員是造成不良品流出的主要原因。
3、生產過程工序互檢:上道工序對下道工序負責-----不制造不良品;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進行監督-----不接受不良品。
4、最后包裝檢驗:不流出不良品出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檢制
(好文章要思考三個緯度:溫度,深度,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