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原創微信公眾號郭霖 WeChat ID: guolin_blog
本篇是fank909的第四篇投稿,詳細地介紹了Java中的ClassLoader。由于篇幅較長,我這里只推出了基礎部分,如果讀完感興趣,大家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進階部分。
frank909的博客地址:
http://blog.csdn.net/briblue
前言
ClassLoader 翻譯過來就是 類加載器,普通的Java開發者其實用到的不多,但對于某些框架開發者來說卻非常常見。理解 ClassLoader 的加載機制,也有利于我們編寫出更高效的代碼。
ClassLoader 的具體作用就是將 class文件 加載到 jvm虛擬機 中去,程序就可以正確運行了。但是,jvm 啟動的時候,并不會一次性加載所有的class文件,而是根據需要去動態加載。想想也是的,一次性加載那么多jar包那么多class,那內存不崩潰。本文的目的也是學習 ClassLoader 這種加載機制。
備注:本文篇幅比較長,但內容簡單,大家不要恐慌,安靜地耐心翻閱就是
Class文件的認識
我們都知道在Java中程序是運行在虛擬機中,我們平常用文本編輯器或者是IDE編寫的程序都是.java格式的文件,這是最基礎的源碼,但這類文件是不能直接運行的。如我們編寫一個簡單的程序 HelloWorld.java
如圖:
然后,我們需要在命令行中進行java文件的編譯:
javacHelloWorld.java
可以看到目錄下生成了.class文件。我們再從命令行中執行命令:
javaHelloWorld
上面是基本代碼示例,是所有入門JAVA語言時都學過的東西,這里重新拿出來是想讓大家將焦點回到 class文件 上,class文件 是字節碼格式文件,java虛擬機并不能直接識別我們平常編寫的 .java源文件,所以需要javac這個命令轉換成 .class文件。另外,如果用 C 或者?Python?編寫的程序正確轉換成 .class文件后,java虛擬機也是可以識別運行的。更多信息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http://blog.csdn.net/zhangjg_blog/article/details/21486985
了解了 .class文件后,我們再來思考下,我們平常在 Eclipse 中編寫的 java程序 是如何運行的,也就是我們自己編寫的各種類是如何被加載到 jvm(java虛擬機) 中去的。
你還記得Java環境變量嗎
初學java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下載 JDK 后要配置環境變量了,關鍵是當時不理解,所以戰戰兢兢地照著書籍上或者是網絡上的介紹進行操作。然后下次再弄的時候,又忘記了而且是必忘。當時,心里的想法很氣憤的,想著是–這東西一點也不人性化,為什么非要自己配置環境變量呢?太不照顧菜鳥和新手了,很多菜鳥就是因為卡在環境變量的配置上,遭受了太多的挫敗感。
因為我是在Windows下編程的,所以只講Window平臺上的環境變量,主要有3個:JAVA_HOME、PATH、CLASSPATH。
JAVA_HOME
指的是你JDK安裝的位置,一般默認安裝在C盤,如:
C:\ProgramFiles\Java\jdk1.8.0_91
PATH
將程序路徑包含在 PATH 當中后,在命令行窗口就可以直接鍵入它的名字了,而不再需要鍵入它的全路徑,比如上面代碼中我用的到javac和java兩個命令。一般的:
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PATH%;
也就是在原來的PATH路徑上添加JDK目錄下的bin目錄和jre目錄的bin.
CLASSPATH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lib\tools.jar
一看就是指向jar包路徑。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代表當前目錄。
環境變量的設置與查看
設置可以右擊我的電腦,然后點擊屬性,再點擊高級,然后點擊環境變量,具體不明白的自行查閱文檔。查看的話可以打開命令行窗口:
echo%JAVA_HOME%
echo%PATH%
echo%CLASSPATH%
好了,扯遠了,知道了環境變量,特別是 CLASSPATH 時,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Classloader.
Java類加載流程
Java語言系統自帶有三個類加載器:
Bootstrap ClassLoader最頂層的加載類,主要加載核心類庫,%JRE_HOME%\lib 下的 rt.jar、resources.jar、charsets.jar 和 class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過啟動jvm時指定 -Xbootclasspath 和 路徑 來改變 Bootstrap ClassLoader 的加載目錄。比如?java -Xbootclasspath/a:path?被指定的文件追加到默認的 bootstrap 路徑中。我們可以打開我的電腦,在上面的目錄下查看,看看這些jar包是不是存在于這個目錄。
Extention ClassLoader擴展的類加載器,加載目錄 %JRE_HOME%\lib\ext 目錄下的jar包和class文件。還可以加載?-D java.ext.dirs?選項指定的目錄。
Appclass Loader也稱為 SystemAppClass?加載當前應用的classpath的所有類。
我們上面簡單介紹了 3個ClassLoader。說明了它們加載的路徑。并且還提到了-Xbootclasspath和-D java.ext.dirs這兩個虛擬機參數選項。
加載順序
我們看到了系統的3個類加載器,但我們可能不知道具體哪個先行呢?我可以先告訴你答案
1. Bootstrap CLassloder
2. Extention ClassLoader
3. AppClassLoader
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們可以查看源碼,sun.misc.Launcher:
http://www.grepcode.com/file/repository.grepcode.com/java/root/jdk/openjdk/8u40-b25/sun/misc/Launcher.java
它是一個 java虛擬機 的入口應用:
源碼有精簡,我們可以得到相關的信息。
1.Launcher 初始化了 ExtClassLoader 和 AppClassLoader。
2.Launcher 中并沒有看見 BootstrapClassLoader,但通過?System.getProperty("sun.boot.class.path")?得到了字符串?bootClassPath,這個應該就是 BootstrapClassLoader 加載的jar包路徑。
我們可以先代碼測試一下sun.boot.class.path是什么內容。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sun.boot.class.path"));
得到的結果是:
可以看到,這些全是JRE目錄下的jar包或者是class文件。
ExtClassLoader源碼
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應該會對它的源碼感興趣:
我們先前的內容有說過,可以指定-D java.ext.dirs參數來添加和改變 ExtClassLoader 的加載路徑。這里我們通過可以編寫測試代碼: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java.ext.dirs"));
結果如下:
C:\ProgramFiles\Java\jre1.8.0_91\lib\ext;C:\Windows\Sun\Java\lib\ext
AppClassLoader源碼
可以看到?AppClassLoader 加載的就是java.class.path下的路徑。我們同樣打印它的值: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java.class.path"));
結果:
D:\workspace\ClassLoaderDemo\bin
這個路徑其實就是當前 java工程目錄bin,里面存放的是編譯生成的class文件。
好了,自此我們已經知道了 Bootstrap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 實際是查閱相應的環境屬性?sun.boot.class.path、java.ext.dirs?和?java.class.path?來加載資源文件的。
接下來我們探討它們的加載順序,我們先用 Eclipse 建立一個java工程:
然后創建一個Test.java文件:
publicclassTest{}
然后,編寫一個?ClassLoaderTest.java 文件:
我們獲取到了 Test.class 文件的類加載器,然后打印出來。結果是:
ClassLoaderis: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73d16e93
也就是說明 Test.class文件 是由 AppClassLoader 加載的。
這個 Test類 是我們自己編寫的,那么 int.class 或者是 String.class 的加載是由誰完成的呢?我們可以在代碼中嘗試:
運行一下,卻報錯了:
提示的是空指針,意思是 int.class 這類基礎類沒有類加載器加載?
當然不是!int.class 是由 Bootstrap ClassLoader 加載的。要想弄明白這些,我們首先得知道一個前提。
每個類加載器都有一個父加載器
每個類加載器都有一個父加載器,比如加載 Test.class 是由 AppClassLoader 完成,那么 AppClassLoader 也有一個父加載器,怎么樣獲取呢?很簡單,通過 getParent 方法。比如代碼可以這樣編寫:
運行結果如下:
這個說明,AppClassLoader 的父加載器是 ExtClassLoader。那么 ExtClassLoader 的父加載器又是誰呢?
運行結果:
又是一個空指針異常,這表明 ExtClassLoader 也沒有父加載器。那么,為什么標題又是每一個加載器都有一個父加載器呢?這不矛盾嗎?為了解釋這一點,我們還需要看下面的一個基礎前提。
父加載器不是父類
我們先前已經粘貼了 ExtClassLoader 和 AppClassLoader 的代碼:
可以看見 ExtClassLoader 和 AppClassLoader 同樣繼承自 URLClassLoader,但上面一小節代碼中,為什么調用 AppClassLoader的getParent()?代碼會得到 ExtClassLoader 的實例呢?先從 URLClassLoader 說起,這個類又是什么?先上一張類的繼承關系圖:
URLClassLoader 的源碼中并沒有找到?getParent()?方法。這個方法在 ClassLoader.java 中:
我們可以看到?getParent()?實際上返回的就是一個 ClassLoader 對象 parent,parent 的賦值是在 ClassLoader 對象的構造方法中,它有兩個情況:
1.由外部類創建 ClassLoader 時直接指定一個 ClassLoader 為 parent。
2.由?getSystemClassLoader()?方法生成,也就是在 sun.misc.Laucher 通過?getClassLoader()?獲取,也就是 AppClassLoader。直白的說,一個 ClassLoader 創建時如果沒有指定 parent,那么它的 parent 默認就是 AppClassLoader。
我們主要研究的是 ExtClassLoader 與 AppClassLoader 的 parent 的來源,正好它們與 Launcher類 有關,我們上面已經粘貼過 Launcher 的部分代碼。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代碼已經說明了問題 AppClassLoader 的 paren t是一個 ExtClassLoader 實例。
ExtClassLoader 并沒有直接找到對 parent 的賦值。它調用了它的父類也就是 URLClassLoder 的構造方法并傳遞了3個參數。
對應的代碼:
答案已經很明了了,ExtClassLoader 的 parent 為null。
上面張貼這么多代碼也是為了說明 AppClassLoader的parent 是 Ext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 的 parent 是null。這符合我們之前編寫的測試代碼。
不過,細心的同學發現,還是有疑問的我們只看到 ExtClassLoader 和 AppClassLoader 的創建,那么 BootstrapClassLoader 呢?
還有,ExtClassLoader 的父加載器為 null,但是 Bootstrap CLassLoader 卻可以當成它的父加載器這又是為何呢?
我們繼續往下進行。
Bootstrap ClassLoader是由C++編寫的
Bootstrap ClassLoader 是由C/C++編寫的,它本身是虛擬機的一部分,所以它并不是一個JAVA類,也就是無法在java代碼中獲取它的引用,JVM 啟動時通過 Bootstrap類 加載器加載 rt.jar 等核心jar包中的 class文件,之前的int.class,String.class都是由它加載。
然后呢,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了,JVM 初始化 sun.misc.Launcher 并創建 Extension ClassLoader 和 AppClassLoader實例。并將 ExtClassLoader 設置為 AppClassLoader 的父加載器。Bootstrap 沒有父加載器,但是它卻可以作用一個 ClassLoader 的父加載器。比如 ExtClassLoader。這也可以解釋之前通過 ExtClassLoader 的 getParent方法 獲取為null的現象。具體是什么原因,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雙親委托
我們終于來到了這一步了。
一個類加載器查找 class 和 resource 時,是通過“委托模式”進行的,它首先判斷這個class是不是已經加載成功,如果沒有的話它并不是自己進行查找,而是先通過父加載器,然后遞歸下去,直到 Bootstrap ClassLoader,如果 Bootstrap classloader 找到了,直接返回,如果沒有找到,則一級一級返回,最后到達自身去查找這些對象。這種機制就叫做雙親委托。
整個流程可以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是用時序圖畫出來的,不過畫出來的結果我卻自己都覺得不理想。
大家可以看到2根箭頭,藍色的代表類加載器向上委托的方向,如果當前的類加載器沒有查詢到這個 class對象 已經加載就請求父加載器(不一定是父類)進行操作,然后以此類推。直到 Bootstrap ClassLoader。如果 Bootstrap ClassLoader 也沒有加載過此class實例,那么它就會從它指定的路徑中去查找,如果查找成功則返回,如果沒有查找成功則交給子類加載器,也就是ExtClassLoader,這樣類似操作直到終點,也就是我上圖中的紅色箭頭示例。用序列描述一下:
1.一個 AppClassLoader 查找資源時,先看看緩存是否有,緩存有從緩存中獲取,否則委托給父加載器。
2.遞歸,重復第1部的操作。
3.如果 ExtClassLoader 也沒有加載過,則由 Bootstrap ClassLoader 出面,它首先查找緩存,如果沒有找到的話,就去找自己的規定的路徑下,也就是?sun.mic.boot.class?下面的路徑。找到就返回,沒有找到,讓子加載器自己去找。
4.Bootstrap ClassLoader 如果沒有查找成功,則 ExtClassLoader 自己在?java.ext.dirs?路徑中去查找,查找成功就返回,查找不成功,再向下讓子加載器找。
5.ExtClassLoader 查找不成功,AppClassLoader 就自己查找,在?java.class.path?路徑下查找。找到就返回。如果沒有找到就讓子類找,如果沒有子類會怎么樣?拋出各種異常。
上面的序列,詳細說明了雙親委托的加載流程。我們可以發現委托是從下向上,然后具體查找過程卻是自上至下。
我說過上面用時序圖畫的讓自己不滿意,現在用框圖,最原始的方法再畫一次:
上面已經詳細介紹了加載過程,但具體為什么是這樣加載,我們還需要了解幾個個重要的方法 loadClass()、findLoadedClass()、findClass()、defineClass()。
重要方法
loadClass()
JDK文檔中是這樣寫的,通過指定的全限定類名加載 class,它通過同名的 loadClass(String,boolean) 方法:
protectedClassloadClass(Stringname,booleanresolve) throwsClassNotFoundException
上面是方法原型,一般實現這個方法的步驟是
1.執行?findLoadedClass(String)?去檢測這個class是不是已經加載過了。
2.執行父加載器的?loadClass方法。如果父加載器為null,則jvm內置的加載器去替代,也就是 Bootstrap ClassLoader。這也解釋了 ExtClassLoader 的 parent 為 null,但仍然說 Bootstrap ClassLoader 是它的父加載器。
3.如果向上委托父加載器沒有加載成功,則通過 findClass(String) 查找。
如果class在上面的步驟中找到了,參數 resolve 又是true的話,那么 loadClass() 又會調用?resolveClass(Class)?這個方法來生成最終的Class對象。 我們可以從源代碼看出這個步驟:
代碼解釋了雙親委托。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編寫一個 classLoader 的子類,也就是自定義一個 classloader,建議覆蓋?findClass()方法,而不要直接改寫?loadClass()方法。另外:
前面說過 ExtClassLoader 的 parent 為 null,所以它向上委托時,系統會為它指定 Bootstrap ClassLoader。
自定義ClassLoader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 Bootstrap ClassLoader 還是 ExtClassLoader等,這些類加載器都只是加載指定的目錄下的jar包或者資源。如果在某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動態加載一些東西呢?比如從D盤某個文件夾加載一個class文件,或者從網絡上下載class主內容然后再進行加載,這樣可以嗎?
如果要這樣做的話,需要我們自定義一個 classloader。
自定義步驟
1.編寫一個類繼承自 ClassLoader 抽象類。
2.復寫它的?findClass()?方法。
3.在?findClass()?方法中調用?defineClass()
defineClass()
這個方法在編寫自定義 classloader 的時候非常重要,它能將 class 二進制內容轉換成 Class對象,如果不符合要求的會拋出各種異常。
注意點
一個 ClassLoader 創建時如果沒有指定 parent,那么它的 parent 默認就是 AppClassLoader。
上面說的是,如果自定義一個 ClassLoader,默認的 parent 父加載器是 AppClassLoader,因為這樣就能夠保證它能訪問系統內置加載器加載成功的class文件。
自定義ClassLoader示例之DiskClassLoader
假設我們需要一個自定義的classloader,默認加載路徑為?D:\lib?下的jar包和資源。
我們寫編寫一個測試用的類文件,Test.java:
然后將它編譯過年class文件Test.class放到D:\lib這個路徑下。
我們編寫DiskClassLoader的代碼:
我們在?findClass()?方法中定義了查找class的方法,然后數據通過?defineClass()?生成了Class對象。
現在我們要編寫測試代碼。我們知道如果調用一個 Test對象 的 say方法,它會輸出”Say Hello”這條字符串。但現在是我們把 Test.class 放置在應用工程所有的目錄之外,我們需要加載它,然后執行它的方法。具體效果如何呢?我們編寫的 DiskClassLoader 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呢?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點擊運行按鈕,結果顯示:
可以看到,Test類的say方法正確執行,也就是我們寫的 DiskClassLoader 編寫成功。
回首
講了這么大的篇幅,自定義ClassLoader才姍姍來遲。 很多同學可能覺得前面有些啰嗦,但我按照自己的思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因為我是圍繞一個關鍵字進行講解的。
關鍵字是什么?關鍵字路徑
從開篇的環境變量
到3個主要的JDK自帶的類加載器
到自定義的ClassLoader
它們的關聯部分就是路徑,也就是要加載的class或者是資源的路徑。
BootStrap 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AppClassLoader 都是加載指定路徑下的jar包。如果我們要突破這種限制,實現自己某些特殊的需求,我們就得自定義ClassLoader,自已指定加載的路徑,可以是磁盤、內存、網絡或者其它。
完。。。。。。。。。。。。。。。。。。。。。
文章原創作者GuoLin 書籍推薦
郭林大神原創android 書籍:《第一行代碼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