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老師送岳母到上海的女兒家后,不顧旅途的勞累跟我們上海的兩個老大難家庭再一次團聚,對于這兩個難以攻克的堡壘,居老師一直牽掛于心、沒有放棄,用盡全力一次又一次地攻克著……
在聚會上,針對我們家的問題,居老師主要表達了:
1、爸爸對兒子太溫柔、太客氣。這個兒子是千里馬,需要拿鞭子抽,但是爸爸當羊養了,用草趕,一會兒羊就曬曬太陽,不前行了。
2、學校規定要面談后才有復學的希望,兒子必須盡快去面談。不去學校面談的話,學校除名,家里也除名。
3、兒子缺的是膽量,寫的字像芝麻似的,字如其人,如果字不放大兩倍,拿戒尺抽。
4、批判了兒子的寄生蟲哲學:想靠祖輩的經濟去提供研究,沒有接地氣,孔子、老子這些人都是腳踏實地、顛沛流離傳播思想,不接地氣就如無根之物,無本之源。如果兒子再有這種思想,讓兒子出去思想,老子老娘不養你!年輕人看什么哲學書,朝氣都看沒了,寧可看武打書也不要看哲學書。
5、對于兒子的理想是追求真理這一點,居老師說真理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就是餓了吃,困了睡。而兒子平時不停地思考,沒有動,不接地氣,一點也不隨和、融不進環境。如果男人氣不出來,即使在國外,也會是被欺負的第一對象。
6、對于孩子在外上補習課,每天都是爸爸接送這一點,批評我們太摜了,社會不是你們,不是爹媽,沒有給兒子標準,德不配位啊!上學自己查路線,自己上學。
7、兒子的進步是意料之中,但遠遠不夠,兒子的進步太慢,慢得無法再慢了。羊跑得再快,無法跟馬比,尊重的背后是責任,理解對應的是使命,關懷對應的是尊嚴。
8、對于叫孩子起床這件事,居老師說叫兩遍后再不起床,直接用戒尺叫醒,除了臉以外的地方,第一次十下,第二次二十下,還起不來第三次四十下,以此類推,大愛無疆的孩子沒有一個叫不起來的。
9、最后再一次給爸爸注入能量:兒子實際上一直在等待,等待爸爸抽鞭子,等待中忘了自己是千里馬還是羊。兒子不怕吃苦,是爸爸沒有給他苦吃。孩子這臺發動機很強大,你這個輪胎充上氣,一跑就是一百八十公里----憑著居老師強大的中文功底,比喻信手拈來。你們爺倆都太紳士了。兒子對我并不反感,因為兒子知道在居爸兇神惡煞的外表背后,肯定有能夠支持到他的地方,否則為什么會來。兒子今天來很紳士,但是下次來要很男人,什么叫男人,就是單刀赴會,鴻門宴!兒子的思路是封閉的、混沌的,怎么辦?透進陽光。爸爸說:我是想慢慢地引導他,從封閉的思想引導出來。居老師說:引導不出來的,只有破,只有砍,拿刀砍,拿錘子敲,拿鉆頭鉆,等兒子破繭而出難,用剪刀剪開。一定要讓兒子知道他是千里馬,千萬不要讓他以為自己是羊。過一個月我會回來,如果兒子的字沒有放大兩三倍,我第一個找你,兒子的字沒放大,用戒尺敲手指……..
吃飯的時候是居老師最費腦力、體力、心力的時候!聽居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居老師用他的生命支持著我們,用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持著我們!用什么樣的語言也表達不出我們對他的感激,他的形象在我們心里是那么的高大!我們只有按照居說,努力踐行才是回饋給居老師最好的禮物!
居說:還責任給孩子以擔當,如果真的為孩子好,不要事事為他代勞,不要遷就他,不要寵溺他,學會放手,讓他去經歷風霜,讓他學會獨立,這樣他才能在與困難、挫折、失落痛苦的對抗中成長,并變得更加強大。
居說:突破方能重生。絕境不僅是一段距離、一個門檻,同樣也是一次轉折、一次醒悟和升華。
居說:孩子的人格獨立,人性完整,人生幸福,首先取決于父親的胸懷寬廣與責任擔當。
居說:父親的大氣、正氣、霸氣和向上、擔當的力量是孩子內心最渴望、最想要的男人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