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古山野常有奇異之士,飲酒賦詩,文會親友,頗得魏晉余風。
? ? ? 今予舍華取簡,衣食敝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云游山間。以草木為友,清茶為酒,望東而喝(hè),望西而吟。曾與晨曦對語,與余暉作詩,常自樂適,非俗客可知也。
? ? ? 有一伴,常隨左右,體赤鼻黑,耳如青峰,目錚錚如鐵,閑人莫近之。自晨至夕,未有缺者,用食進水,各取其半,分而用之,相樂甚歡。每有奇異,其常怒吠,不使生者近予。性之忠,士望而不及矣。若予盤足下坐,其蹲且偎,兩耳豎起,聽聞八方宇內,如木葉之細,亦不得匿聲于耳,其必心警怒惕,作撲拿之勢。有此忠之士,無憾矣。
? ? ? 好文,常以文章自樂,時人謔之,不以之悲。曾得一書,欣喜不已,捧坐多時而不停,至昏,父大喝,方止,心中頗為不悅。值月當空,念絮不止,為故事所迷,亦嘗手足并用,前后講述,莫有偏者。好佳人,一日,得仕圖數幅,問友如何,友曰,“性本愛佳人,何問我哉?”。大笑,自樂以為然。
? ? ? 性孝,常伴母左右,躬侍其旁,一日三餐,依時而奉,水食親為,不敢有誤。若母有所憂,必親力而為,不敢遺怠。償與母談論家事,如有吩咐,必曲膝而聽。若有失者,亦必婉言相告,母亦聽之。和睦如此,其可樂哉?
? ? ? 性剛,守理,不屈時事。常言,“屈心抑志,弗為也”。故難與世同。其常以小人自稱。一日,與友飲,曰:“卿為君子,我為小人”。友大惑不解,問:“卿何出此言吶?”,答曰:“君子在口,小人在手。卿動口而問,在下動手而答”。畢,斟茶與友。友疑,不解,反復思慮,大笑,曰:“卿才思如此,予不及十一”。償好碧螺,晨一盞,晚一樽,樂樂不矣。兄戲言:弟必前世遺民矣。笑而不答。夏時,常趨林野,望霞而談,觀其神妙,晦明變化,猶在云山,翻弄九宵,神乎其間。似巖石,靈猴,野怪,變化無常,奇妙無窮。嘆曰:“論神工巧匠,唯天地一人而已”。性狹義,好談武林人事。尊金庸武圣,古龍武鬼,雨生武怪,曰江湖大者,唯此三人。
? ? ? 今居深山,若飛鳥入林,魚在江湖,自在十分,特作小傳,聊發心緒,但悵無與同者,嗚呼哀哉!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圓月日